近日,隨著各地市相繼對外公布2019年經濟數據,全國城市GDP百強名單正式出爐。其中,漳州市以4741.83億元的國內地區生產總值首次躋身榜單50強,位居第47位。
去年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漳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扎實做好“六穩”工作,突出“大抓工業、抓大工業”,加快打造工業新城,持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全市旗幟鮮明、堅持不懈、久久為功“大抓工業、抓大工業”以來,各級各部門將人力物力財力往工業聚集,強化產業支撐、項目帶動、需求牽引、放權賦能,持續推動工業經濟成為拉動經濟發展更強勁的引擎。
市統計部門數據顯示,去年全市全部工業增加值1862.24億元,增長9.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1%,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首次突破6000億元關口,達6083.88億元、增長12%,實現利潤、利稅繼續保持“雙增長”,工業產銷率高位運行,產銷比達98.92%,展示出全市工業企業產銷銜接良好態勢。
從規模以上工業行業分類來看,36個行業大類中有10個行業增加值增速在兩位數以上,其中古雷開發區石化產業拉動作用十分搶眼,帶動全市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48.2%,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增長35.2%,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增長19.5%。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4+4”產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實現增加值1370.51億元,增長10.3%,其中四大主導產業、四大新興產業增加值均保持11%以上的增速。值得一提的是,規模以上工業法人企業數量也有較為明顯的增加,總數達2303家,比上年末增加34家。其中,年產值過5億元、50億元、100億元的企業分別為258家、11家和6家,分別比上年末增加50家、2家、1家,表明工業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帶動效應更加明顯。
此外,漳州通過抓二產帶一產、促三產,推動三次產業比重持續優化。去年,全市第二產業增加值2315.26億元、增長7.6%,第一產業增加值480.90億元、增長3.9%,第三產業增加值1945.67億元,增長5.5%,三次產業比重進一步優化。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上年度的42.0%提高到58.8%,工業引領作用更加凸顯。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漳州計劃完成造林綠化面積11.5萬畝2020-04-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