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漳州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在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廣大企業家的共同努力下,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降幅已明顯收窄,工業經濟發展逐步回暖、企穩向好。
一季度,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增加值降幅分別比1-2月收窄13.0個和13.1個百分點,340家產值超億元企業實現增加值289.3億元,增長1.4%。“4+4”產業中,特殊鋼鐵、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產業分別增長12.0%、7.9%和4.8%。155種工業產品中,有69種產量同比實現增長,其中凍肉、速凍食品、熟肉制品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生產保持較快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3月份漳州市工業指標逐步回升: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202.4億元,增長6.6%,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0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位;新興產業逆勢增長,四大新興產業增加值實現8.8%的正增長;全市34類工業行業中,有28類正增長。
漳州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近期全市上下千方百計加快企業復工復產,工業生產得到逐步恢復。3月份,漳州市不少工業行業運行態勢好于前兩個月,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汽車制造業、食品制造業等3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顯示工業生產正加快回暖復蘇。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向好,經濟社會秩序將加快恢復,相關工業經濟指標有望進一步改善。
能否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搶回來,關鍵要緊緊盯住二季度的回補期,在抓實抓細企業疫情防控的同時,當好企業“娘家人”,幫助企業提高復產率、提升競爭力。下一步,市工信局將圍繞“六穩”“六保”目標,推進“1144”工程,推進“四個一百”攻堅行動,加快100個投資億元以上在建項目建設,實施100個投資50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實施100個工業新增長點項目,實施新增新上100家規模工業企業計劃。積極實施“百千”項目增產增效行動,圍繞培育百億龍頭企業和千億產業集群的目標任務,重點扶持第一批列入全省“千個以上制造業優勢產業和企業”清單的120家企業,集中力量支持企業增產增效,促進制造業優勢企業達產滿產,發揮輻射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力爭新培育形成石化、裝備制造、健康食品等優勢產業千億產業集群和三寶集團、福欣不銹鋼、正興車輪、福海創等一批百億龍頭企業。(閩南日報記者 廖瑜婷)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從1952年至2018年全市工業增加值增長52053倍2019-09-26
- 統計局解讀:工業經濟穩中向好的格局沒有改變2018-04-27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中心城區50家餐飲店恢復堂食2020-05-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