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印發實施《2020年數字漳州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我省數字經濟相關工作要求,圍繞市委、市政府關于“大抓工業、抓大工業”工作部署以及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具體要求,加快我市工業新城建設和數字經濟高質量融合發展,為漳州經濟社會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要點》提出,依托“中國漳州”市政府門戶網站、漳州通APP,對接“中國福建”省政府門戶網站、閩政通APP,完善疫情防控便民服務平臺,配合構建省、市、縣(區)統一的防疫數據動態采集、實時共享、開發應用和社會公開機制;推廣和拓展“八閩健康碼”功能,深入開展跨省健康信息互認,努力實現“一部手機全省就醫”;依托漳州網上辦事大廳、漳州通APP“馬上就辦”全程網辦服務專區,以審批“不見面”、辦事“零接觸”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支持中小學開展“互聯網+教育”。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要點》提出,制定出臺《漳州市實施新老基礎設施專項行動方案》,加快推動市政、水利、交通、能源等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和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信息基礎設施以及廈門地鐵6號線漳州延伸段、福廈漳高鐵、閩粵聯網工程等融合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快建設5G網絡設施,2020年全市建成5G基站1300個以上,實現全市黨政機關、商業金融、園區景區、交通樞紐等城市核心區的連續覆蓋以及有條件的重點縣鎮延伸覆蓋;籌建漳州政務大數據中心和漳州城市大腦。
打響電子政務服務品牌
《要點》提出,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推動更多服務事項進駐市網上辦事大廳和漳州通APP,網上可辦率提高到90%以上,努力實現“一網通辦、一網好辦、一號通認、一碼通行”;建設網上辦事大廳“開卷式”審批、“一件事”辦理集成套餐等系統,全面建成市級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體系;建設以漳州通平臺為龍頭的全市一體化掌上便民服務大平臺;建設一體化網上協同辦公系統,實現市直各單位業務協同。
建設政務服務支撐平臺
《要點》提出, 推廣應用統一身份認證平臺,使用省制定的數字證書互認標準,實現全市“一證通用”,加快向自然人推廣使用統一的數字證書和電子簽章;推廣應用全省統一的“互聯網+監管”平臺,配合推進省市縣三級行政監管事項網上運行全覆蓋;持續推進智慧城管、互聯網+智慧醫療、應急管理、數據警務、智慧消防、智慧司法以及漳州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數字信息平臺等一批行業綜合性平臺建設。
加快數據資源整合匯聚
《要點》提出,加快政務數據匯聚共享和加強數據安全防護;推動電子證照應用,實施全市電子證照生成共享服務系統國標化升級改造工程,開展身份證、戶口簿、醫保電子憑證、駕駛證、行駛證、社保卡、結婚證、離婚證、不動產權證、不動產登記證明、出生醫學證明、健康卡、畢業證等高頻電子證照生成應用;年底前,實現社保卡支撐相關業務在我市“一網通辦”;推進公共信息資源開放。
實施數字經濟領跑行動
《要點》提出,制定出臺《漳州市加快數字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加強數字經濟“五個一批”項目的動態管理,推動項目加快落地建設,力爭年度完成投資100億元以上;積極參展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精心籌備全市數字經濟推進大會,加快推動數字經濟跨越發展;成立漳州信息產業集團,提升我市信息產業水平;推動數字經濟企業向重點特色產業園區集聚,加快形成園區集聚效應;籌建工業互聯標識解析區域二級節點,在人工智能、區塊鏈、5G商用等領域策劃培育一批創新平臺,培育衛星產業,結合北斗系統推進智慧海洋、智慧農業、智慧交通、數字絲路等領域建設應用。
拓展“互聯網+社會服務”
《要點》提出,建設智慧醫療應用平臺,建立完善漳州市統一健康門戶,提供預約掛號、充值繳費、報告查詢等基礎便民應用;推進智慧教育項目建設,積極推進漳州市智慧教育云平臺建設,加快智慧校園試點建設,加快漳州開發區北極光AR體驗式教育場景和智慧校園項目建設,推動5G技術在智慧教育的場景應用;發展普惠社會服務工程,創建一批“智慧景區”“智慧飯店”等智慧旅游企業,建成部分“互聯網+社會服務”智慧民生工程。
啟動編制“十四五”
數字漳州建設專項規劃
《要點》提出, 與“十四五”規劃綱要同步開展“十四五”數字漳州建設專項規劃研究編制工作。(章發改)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4.26知識產權日 |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打造漳州2020-08-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