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漳州市生態環境監管執法能力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獲悉,我市將以生態云平臺建設為抓手,創新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模式,提升監管執法法治化水平,到2022年全市生態環境監管執法能力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和保障水平全面提高,構建覆蓋全市的水、空氣等立體化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和污染源監控系統,推動實現生態環境監管體系和監管執法能力現代化。
方案明確,我市將以項目為切口,提升生態環境監管執法能力,著力策劃生成生態環境大數據應用、空氣與地表水自動監測站建設、大氣熱點網格建設、實驗室基礎能力建設、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和應急能力提升等92個項目,總投資11298.12萬元。
加快推進生態環境管理現代化
搭好生態云平臺。結合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建立基于數據說話、決策、管理、創新的環境大數據管理平臺,實現“用數據說話、有數據監管、用數據服務”,確保有效解決環境治理的“最后500米”問題。
深化生態云應用。拓展建設云辦公系統、水系動態數據可視化中臺無人機數據采集、環保督察模塊等重點功能和應用模塊。建設水質自動監測站視頻監控和智能化系統,實現監管信息化。
持續完善生態環境自動監測網
“織密”空氣自動監測網。以現有工業園區和港口為重點,新建5座重點監控區域污染源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在現有國控站點的基礎上,在建成區內新建1座環境空氣監測站城市評價點,進一步完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
推進大氣污染熱點網格建設。在現有國控、省控監測站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在熱點網格內部署高密度空氣質量小型監測設備,以覆蓋全市域內熱點網格、涉氣重點區域、VOCs企業、工業園區、國控考核站點,要布設不少于542個高密度空氣質量監測點位,將大氣污染智能化監管的精細化程度提高至500-2000米小網格范圍。
拓寬地表水自動監測網。實施新一輪國、省控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完善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網絡。
有效加強環境監管 能力體系建設
提升執法監管水平。推動生態環境行政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增配小型無人機、移動執法箱等新型快速精準取證執法裝備,建立前端智能監管模式,強化重點流域環境監管執法能力建設,實現流域智能化與精準化管理。強化生態環境執法隊伍日常執法水平與創新能力,積極探索交叉執法、聯合執法、綜合執法常態化執法機制。
強化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應用。利用智慧環保APP等信息化手段強化污染源管控,完善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建立污染源遠程監控和預警體系,加強在線監控數據的執法應用。
落實環境應急支撐保障。更新擴充生態環境保護應急物資,配備環境應急設備,提升重點石化園區突發環境事件處置能力。更新應急儲備物資,建立完善全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物資儲備體系。(記者 蘇奕斌)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福建告別“嚴進寬出”構建全鏈條環境監管防線2020-08-18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創設有思想、有溫度、有色彩的“身邊黨2020-10-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