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一個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系統,其中,水、氣、土的治理更是一個系統工程,“自掃門前雪”是不夠的,也容易導致顧此失彼。
今年5月份,漳州成功入選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首期試點城市。環境治理作為社會治理在市域范圍內的拓展項目,近日,薌城區召開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治暨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推進會,號召全區上下群策群力大干60天,深入實施22個“水、氣、土”生態環境整治提升項目,抓好省、市通報指出的15個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完成轄區6400余個污染源頭治理,全面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一崗雙責”推進生態環境保護
生態環境治理是一場持久的“團體戰”。近日,薌城區在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動員會上強調,各鎮街主要領導要嚴格落實第一責任,當好“施工隊長”,各部門要落實“一崗雙責”,確保“管發展、管生產、管安全、管行業都必須管環保”。深入實施22個“水、氣、土”生態環境整治提升項目,抓好省、市通報指出的15個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完成轄區6400余個污染源頭治理。而薌城生態環境局作為污染防治攻堅戰牽頭部門,現已將清單發放給各責任單位,明確分工,責任到人。
目前,薌城區還以各鎮、街道屬地政府為環保監管責任主體,每一行政村和居委會指派單位內一名工作人員擔任屬地環保網格員,這些環保網格員除了完成所屬單位的日常工作外,還需通過網格監管平臺和實地巡查,對轄區內進行環境方面巡查、協調、自治監督和發現環境違法行為線索,并上報給薌城區生態環境局或其他上級單位,由這些單位協調各相關單位進行處理。而這些環保網格員如未及時上報有關線索,一經被發現將要擔責。該舉措實現環境治理由環保部門“單打獨斗”向各職能部門“多元治理”轉變,形成部門間齊抓共管的大環保格局。
查、治、罰齊下提升6條重點河流水質
薌城區地處漳州市轄中心城區,人口密集,生產生活排放給生態環境保護帶來了巨大壓力。在水環境治理方面,薌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根據轄區不同水系條件、不同區域特點、不同區塊功能,細化轄區恒坑溪支流、農友溪、珠里溪、大水港小流域、城區內河、豐山溪小流域6條重點河流“一河一策”方案,落實河長制,突出河長治,發揮河長智。
在這6條重點河流治理過程中,薌城區狠抓污染源頭治理,分別從工企業污染方面、農業面源污染方面、水產養殖污染方面、餐飲服務業污染方面、農村生活垃圾污染方面開展巡查和整治。僅工企業污染方面,薌城區現已檢查轄區涉水企業60家次,查處廢水違法企業4家,共處罰金40萬元,行政拘留3起,刑事移送1起。
同時,為了提升薌城轄區水質,薌城區還將投入1.4億元以上資金用于轄區恒坑溪支流、農友溪、珠里溪、大水港小流域、城區內河、豐山溪小流域周邊水質提升項目建設,全面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織密監測網實時監測快速鎖定污染源
城區環境空氣質量水平,是提升居民幸福指數的關鍵環節。目前,薌城區在上級部門幫助下,在全區范圍內重點路段、大型工業企業、大型工地等重點區域建設了105個大氣在線數據微站,并結合3個國省控點位,形成了全區重點區域空氣質量實時監控的密集網絡,在轄區出現大氣污染情況下,能快速鎖定污染源位置,提高處置效率。
連日來,漳州市薌城區生態環境局還聯合住建、城管等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城區周邊開展夜間強化檢查。10月10日晚,薌城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在調閱數據時,發現市區周邊點位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出現抬升跡象。薌城生態環境局大氣股負責人朱海亮立即召集聯合檢查組,對周邊2千米內污染源進行檢查。根據污染物性質,聯合檢查組主要對轄區重點廢氣排放單位和拆遷工地進行在線監控調度檢查,鎖定污染源來自市區勝利路內兩處區域。隨后,聯合檢查組趕赴鎖定位置,進行污染物治理設施檢查和無人機航拍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立即進行通報,并責令整改。
目前,薌城區開展多部門聯合整治,并在大氣在線數據微站監測和現場處置的結合下,薌城區內各主要污染物濃度得到降低,空氣優良率近97%。
調查污染狀況確保土壤環境安全穩定
土壤是生命之基,它和空氣、水一樣是構成生態系統的基本要素,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也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寶貴自然資源。
薌城區開展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以來,轄區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作為薌城區推動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工作之一,薌城區通過調查掌握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情況,進一步采取管控治理等措施,有效防控工業企業對土壤的污染,確保區域土壤環境穩定。截至目前,薌城區已完成轄區17家土壤重點行業企業的信息采集和6家土壤重點行業企業的土壤采樣工作。
11月4日,薌城生態環境局土壤股負責人藍裕鵬介紹,隨著薌城區產業結構調整,部分工業和制造業關閉或搬遷,原有地塊可能作為其他用地被再次開發利用,若污染地塊被再次進行開發利用前未經土壤環境調查、風險評估、風險管控、治理與修復,直接開發建設居民住宅或商業、學校、醫療、養老機構等公共設施用房,將對公眾健康和生態環境構成嚴重安全隱患。故此,提前做好轄區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防患于未然尤為重要。(海峽導報記者張雄敏通訊員劉欽賜文/圖)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污染源變成新資源——內蒙古農村秸稈回收見聞2021-11-16
- 《南平市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正式發布2021-03-03
- 生態環境部:廣東浙江等五省污染源數量占全國52.94%2020-06-10
- 福州市污染源普查通過省級驗收2020-04-28
- 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在榕進展迅速2019-06-21
- 福州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入戶調查正在進行2018-09-18
- 全國污染源普查 福州已經提前啟動入戶調查工作2018-08-31
- 漳浦縣計劃投入500萬元 收集處理縣城區污染源2018-07-30
- 江蘇推進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 選聘普查員13360人2018-05-10
- 青海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 加強污染源監管2018-05-09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2021首屆詔商大會暨民營企業投資創業大會召開2021-11-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