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薌城區積極探索城鄉社區治理的新模式,通過網格治理“2+N”模式,依托“智慧”的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平臺,實現網格員、警員、志愿者、公眾的多元力量協同共治,把社區治理的痛點、難點疏通在第一線,真正打通基層社會治理“最后一米”——“智理”基層治理
矛盾糾紛化解在一線
“這事情困擾我那么久了,這次終于得到圓滿解決,多虧了你們。”手機上收到2300元的轉賬信息后,市民鄭小麗(化名)對參與調解的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8月,鄭小麗撥打110報警電話,稱被榕御小區10棟某文化傳媒公司欠薪6000元。由于屬于非警情投訴電話,該投訴被轉到榕御社區居委會。社區網格員、警員隨即進行核實,得知鄭小麗剛入直播職場,文化傳媒公司老板對她進行業務培訓,老板認為她只工作兩個多月就提前申請離職,使公司遭受一定損失,拒絕支付工資。
于是,新橋街道榕御社區網格員、警員攜手法律援救隊、志愿者服務隊、勞動保障服務隊工作人員,召集雙方當事人到社區網格站進行調解。調解會上,雙方爭論,鄭小麗情緒激動,調解一度陷入僵局。
網格員、警員一邊安撫好鄭小麗情緒,一邊請法律援救隊、志愿者服務隊、勞動保障服務隊工作人員與公司老板溝通,告知欠薪的相關法律法規、勞動保障條例等。一個小時之后,老板明白了相關的法律知識、勞動保障條例,又了解到員工雖提前離職但確實有特殊原因,同意支付其獲得的報酬。這起欠薪糾紛,在社區“2+N”的調解下順利化解。
“調解也需要講究策略,要智取。”參與調解的社區警務助理、退休干部沈水生說,他分別對雙方進行勸說,就事論事,以法律為依據,不偏袒任何一方,抓住產生糾紛問題的根源,找到問題的突破口,全方位解決矛盾的根源,努力尋找雙方能接受的支點,一番下來,雙方的訴求差距就漸漸縮小了,直至有了交集。
“2+N”是薌城區實現城鄉社區網格治理的一種創新模式,“2”即“二員”,是指城鄉社區的綜治網格員和警員;“N”是指治安巡防隊、法律援助隊、志愿服務隊等若干支專門隊伍。薌城區正著力構建“網格治理‘2+N’、多元調處化解、民事速裁”三位一體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在基層治理中,鄰里糾紛、勞資糾紛等最難處理,看似很簡單的糾紛處理不當也會對社會的穩定造成影響。
“推行多元調解,矛盾糾紛在一線化解。”薌城區綜治中心主任沈斌說,薌城區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精神,構建完善以區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信訪接待大廳為龍頭,鎮(街道)調委會為主導,村(社區)調委會為基礎的三級矛盾糾紛調解平臺,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吸附在當地、解決在基層。全區現有各級人民調解委員會201個、人民調解員835人、專職調解員23人。今年初以來,各類人民調解組織共調處矛盾糾紛650件,調處成功649件,調處成功率99.85%,涉及金額3235.15萬元。
投訴建議處理在線上
“有群眾反映,金源新村小區在下坡的半坡處修機動車閘門欄桿,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近日,薌城區金源社區主任許素琴的“漳州網格E通”終端設備上收到社區網格員上報的一則居民反映信息。
許素琴通過登錄“漳州網格E通”終端管理后臺,得知原來是薌江物業在進駐金源新村小區后,擬在小區斜坡路下方新設欄桿。公告發出后,居民議論紛紛,認為欄桿建在半坡處,存在安全隱患,要求物業重新考察地點。
于是,在社區主持下,物業、居民代表等針對此事舉行議事協商會議。通過協調,物業方表示接受居民的建議,重新修改建欄桿的位置。
“華僑新村某幢住宅有違章搭蓋,且門前堆積大量垃圾,有較大消防安全隱患。”聽說新上線的“漳州網格E通”微信公眾號能解決群眾身邊事,家住南臺社區的住戶李女士也嘗試著使用。
事件上傳后,南臺社區網格員陳楊立即前往現場查看,發現情況基本屬實。建筑垃圾是拆遷時留下的,由于已堆積多年,較難處理,陳楊便將此情況在“漳州網格E通”系統里上報給東鋪頭街道辦事處,由街道辦牽頭解決。
事件在“漳州網絡E通”上流轉、處理流程均有詳細記錄。兩天后,在街道辦事處及相關部門的協調下,違章搭蓋被拆除了,建筑垃圾也被清理了,事件處理完畢。
矛盾糾紛、投訴建議及時處置,一直是漳州市基層社會治理的重點。薌城區作為試點之一,基層共治的大網已然在線下拉開。
薌城區綜治中心主任沈斌說,“漳州網格E通”微信公眾號面向全體市民,此外還投入46萬元為網格員裝備移動“漳州網格E通”終端設備183部,在線上串聯起網格員、警員、志愿者及群眾,在第一時間發現矛盾,化解矛盾,實現多元力量協同共治。
“自2019年12月至今,全區居民注冊已達17.1萬人。”沈斌說,薌城區承擔全市“漳州網格E通”平臺推廣試點工作,群眾可通過該平臺進行事件上報,由“兩員”進行平臺處置、流轉事件,實現一般事項“2+N”隊伍自行處理,群眾通過平臺上報事件27618件、辦結27278件,辦結率98.5%。
群眾訴求線上閉環管理
群眾投訴建議的許多小事可以在街道、社區、物業公司里得到解決,但還會接收到一些往往涉及多個政府職能部門的投訴建議,要如何處理?
“小區處的行道樹生長旺盛,都已經長到住戶的窗戶上,住戶害怕蟲蟻進入室內,已經很長時間不敢開窗通風,日常生活受到困擾。”瑞得園小區物業管理人員楊建東將這個信息反映到“漳州網格E通”微信公眾號。
瑞園社區網格員柯偉強的“漳州網絡E通”收到這則信息后,馬上到現場查看,情況屬實,但樹木位于道路兩側,不在小區范圍內,小區物業及社區均無法處理,于是通過“漳州網格E通”向12345平臺反映,12345平臺將信息移交園林部門處理。園林部門馬上安排工人對樹枝進行修剪。
“‘漳州網格E通’和12345形成雙向流通,形成一個閉環。”沈斌說,特殊事項轉報鎮(街道)綜治中心、區綜治中心、12345平臺、市公安局指揮情報中心,將基層社會治理“最后一米”向網絡延伸,形成基層群眾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據介紹,目前薌城區正在著力構建“社區(鄉村)110”、多元化解、民事速裁、社區矯正“四位一體”公共安全體系,打造“網格治理、多元化解、民事速裁”三位一體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去年以來,累計排查矛盾糾紛4685起、化解4502起。今年截至目前,刑事案件警情、侵財警情分別同比降低9.3%、9.4%,群眾安全感率高達98.3%。
(福建日報記者 蕭鎮平 通訊員 劉欽賜 王成洲 鄭文典 文/圖)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漳州薌城區通北街道“三招式”吹響抗疫“集結哨”2021-09-28
- 漳州薌城:多措并舉 著力提升水環境整治工作2021-09-03
- 漳州薌城:“網格+數據”提高接種覆蓋面2021-08-12
- 漳州薌城:836名調解員有了“娘家”2021-03-04
- 漳州薌城:智慧綜合管廊暨金塘路項目竣工投用2021-03-04
- 漳州薌城:力補短板 打好教育翻身仗2020-10-28
- 眾志成城 漳州薌城區全力抗擊臺風“米克拉”2020-08-12
- 漳州薌城郊區七年級招生 7月25日現場登記2020-07-17
- 漳州薌城:用活“加減乘除” 做好“創城文章”2020-07-15
- 漳州薌城:打造千億級現代鋼鐵產業集群2020-01-19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2021首屆詔商大會暨民營企業投資創業大會召開2021-11-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