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黨建協同實踐,實現黨建多維發展,整體提升漳州市黨建工作層次和水平。今年來,漳州市委研究出臺年度黨建工作要點,聚焦“全域黨建、全面提升”,在年初部署黨建工作重點任務的基礎上,陸續召開“全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推進會”“全市創建模范機關暨機關黨建重點工作推進會”“全市深化全面從嚴治黨保障‘六穩’‘六保’任務落實推進會”“全市深化基層黨建與市域社會治理融合發展推進會”“全市黨建引領構筑最大同心圓推進會”“全市抓黨建促意識形態工作提升推進會”等黨建工作推進會,通過發揮各黨委部門主體活力,建立起區域聯動、部門聯建、全面覆蓋的黨建體系。
事業興衰,關鍵在黨。“十三五”期間,漳州市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深化落實省委“五抓五看”“八個堅定不移”具體部署,扎實有效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
固本強基統籌推進
在推進全域黨建的過程中,漳州市從抓基層打基礎入手,統籌推進農村、機關、城市、非公企業等領域黨建工作,力促基層重點領域黨建相融共生,努力實現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十三五”期間,漳州市委著力夯實農村黨建基礎,延伸拓展村主干職業化管理,全面推行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做到“一村一檔、一人一冊”,實現對全市1568名村黨組織書記動態管理。在全省率先開展農村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縣提升”行動,以加強農村黨的組織體系建設為目標,通過分片分類推進,串點成線、連線成片、聚片成面,著力破解基層黨建片面化、碎片化和“點強面不強”問題。今年,全市以示范縣區為龍頭建設城郊周邊、沿海地區、內陸地區3條示范帶,培育了一批“五有”村黨組織書記,打造一批“五星級”村黨組織和集體經濟強村,以基層黨建引領鄉村善治,以組織振興促進鄉村振興。
機關黨建走前頭作表率。漳州鞏固提升全省“1263”機關黨建機制建設示范市的創建成果,實現以機關帶系統、以系統促全面,形成部門行業“抓黨建、促規范,增活力、促發展”的良好局面。市、縣培育100多個服務發展特色品牌,漳州“四大新講堂”的創新做法,入選中組部《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叢書;機關黨建“六比六看”考核評價機制,被省委黨建辦評為新時代黨建工作研究成果;市行政服務中心“三個轉變”服務發展的“漳州模式”、市直機關“黨建領航發展”等特色做法,先后獲得“推進機制活、建設新福建”全省機關體制機制創新優秀案例。
打造亮點,培樹城市黨建品牌。漳州堅持做強街道、做優社區、做實系統、做活治理,從“三個轉變”(“隔閡式”轉向“融合式”、“封閉式”轉向“開放式”、“輔助型”轉向“引領型”)改革入手,創新打造“一核多元、三共一體”(一核多元: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有機聯結駐區單位、行業及各領域黨組織;三共一體:建立和完善組織共建、活動共聯、資源共享機制,打造城市基層黨建綜合體)的城市基層黨建綜合體,進一步提升黨建整體效應。該經驗做法獲評“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優秀案例”。
在漳州非公企業版圖上,紅色區域日益擴大,黨組織的影響力越來越強。在16個涉企部門中開展“黨建強企”聯合行動,立足構建人才、政策、服務、要素等四大支撐保障體系,全面落實惠企政策,打通非公企業與涉企部門的“紅色通道”,服務保障非公企業創新提質、發展提速。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啟用漳州通APP,全市94.46%的審批服務事項實現“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圍繞企業攻堅克難,開展“黨員突擊隊”“技術大練兵”等競賽,引導黨員主動領項目、搞研發、拓市場。三寶集團創新推行“四季黨建”工作法,分類設置管理創新崗、技術攻堅崗、質量標兵崗等先鋒崗,推動企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成為漳州首家納稅上10億元的民營企業。今年來,全市非公企業黨員共有3200多項合理化建議被采納,解決了480多個生產技術難題。
黨建引擎領航發展
“十三五”期間,在推進全域黨建的過程中,漳州匯聚黨建力量,打造黨建引擎,把黨建放到整個富美新漳州建設中統籌推動。市委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帶頭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折不扣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促進各級各部門黨委(黨組)扛起主責、抓好主業,推動形成人心思進、人心思干的局面,打造清朗的干事創業新氣象。
黨建引領工業發展。漳州實行市管開發區“區地合一”、委托管理體制,規范完成66個基層黨組織、1.48萬名黨員整建制轉移到開發區管理,并把黨支部建在項目一線,引導黨員干部在“大抓工業、抓大工業”中當先鋒、作表率。圍繞抓好園區黨的工作全覆蓋,市、縣兩級共投入5900多萬元,在省級以上園區建設了14個綜合性、開放性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在全省率先出臺《工業園區黨群活動服務中心管理辦法》,創新工業園區黨建“陣地聯盟”“局長會客日”“聯合主題黨日”等做法,開展“黨政企交流”、政策宣講、業務洽談、技術培訓等活動,引領工業發展。
黨建引領脫貧攻堅。漳州持續實施“打贏脫貧攻堅戰穩定提質三年行動”,通過拓展“黨建+產業”、開展就業培訓等措施,推動鄉村產業全面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市所有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貧困村、貧困縣均實現脫貧摘帽。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漳州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進一步深化城鄉網格治理“2+N”模式,積極探索成立片區黨建聯席會、“黨建網格+微公號”社會治理服務新路徑等,構建“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工作體系,創新完善鄉村治理機制,群眾安全感滿意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
今年來,全市共有7392個基層黨組織直接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其中在抗疫一線成立臨時黨組織252個。全市12萬多名黨員奮戰在第一線,組建各類“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隊”“黨員志愿者服務隊”,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鑄魂補鈣嚴管厚愛
鑄魂補鈣,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漳州推動谷文昌干部學院開班辦學,市委書記擔任學院院長,該學院被中組部列入干部黨性教育基地備案目錄。
“十三五”期間,漳州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并創造性把弘揚谷文昌創業精神、紅軍革命精神、龍江大局精神、女排拼搏精神、新時代“漳州110”服務精神等漳州“五種精神”融入主題教育,推動學習新思想不斷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
在推進全域黨建、激勵擔當作為的道路上,漳州打出了一套剛柔相濟的“組合拳”,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
“嚴管”當頭。漳州持續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在全省率先推行下派村級黨風監督員制度,向全市1568個行政村下派村級黨風監督員1376人,近距離發現并及時糾正村干部違規行為,與鄉鎮紀委形成“專輔結合”的基層監督格局,實現村級監督全覆蓋。
治“蠅貪”、除“村霸”,讓制度“帶電”“長牙”。漳州緊盯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完善“1+X”監督機制,持續深化扶貧領域、民生領域、涉黑涉惡腐敗、移風易俗專項治理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集中整治,以嚴明的紀律護航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和民生事業發展。
抓早抓小,防止小毛病釀成大問題。漳州注重“治病救人”,今年1-11月,共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理4204次,其中第一、第二種形態占92.5%,有效懲治極少數、管住大多數,營造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既“嚴管”又“厚愛”。漳州持續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出臺關心關愛基層干部措施,激勵引導干部到一線砥礪磨練、建功立業,進一步樹立起重基層重實績的用人導向。同時,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推行信訪舉報調查處理結果公開反饋、失實舉報公開澄清、處分對象回訪教育等制度,今年來,及時為244名受到誣告、錯告的黨員干部澄清正名,為勇于擔當作為的干部撐腰鼓勁。(閩南日報記者 邱丹燕)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福州加強基層黨建工作:將黨建“龍頭”高高昂起2017-07-02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2021首屆詔商大會暨民營企業投資創業大會召開2021-11-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