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是漳州的“老名片”,種植面積37.6萬畝,年產值近200億元,出口市場覆蓋歐洲、美國、加拿大、印度、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漳州花卉主要的經營方向是市政園林工程、道路綠植、線上線下批發、進出口業務等。
今年初,疫情讓花卉產業的進出口業務受到不小影響,小規模零售實體面臨著升級整合的壓力。與此同時,線上零售、網紅、直播帶貨等也大量涌現。“危機四伏,卻機遇叢生”是花卉人士的共識。
面對痛點,一些龍頭企業精耕細作,加強花卉的核心育種。例如福建大千園林有限公司與高校合作,主攻三角梅的抗寒性研發,拓展長江以北的市場。福建揚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抓住了政府鼓勵支持建棚升級的契機,從國外引進一些新的花卉小盆栽品種。
還有一些企業走數字化轉型路線。例如京東(漳州)花卉數字經濟總部基地項目今年初落地漳州,建設集花卉展示、交易、物流、研發、培訓等于一體的花卉產業總部園區。10月29日,漳州金盞花鄉發展有限公司揭牌,它是國有企業漳州圓山水仙花發展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將依托京東電商的數字化能力開展運營。
數字化轉型,具體怎么做?整體來看,漳州不少花企以一家一戶生產經營為主,經濟力量單薄,難以及時準確地掌握市場信息。一方面,金盞花鄉通過京東大數據系統進行分析,梳理出花卉優勢品類,例如小榕樹、蘭花、文竹、多肉等,為花農提供精準種植導向。另一方面,他們著力提升品牌溢價。都說花卉“培土生金”,一棵普通的三角梅,通過美學設計后,價值可翻10倍甚至更高。但對于普通農戶來說,這需要學習美學、文學等各知識,實屬不易。針對痛點,金盞花鄉邀請農戶們抱團加入,共享產品的美學、文創、空間美化等技術。
另外,在沒有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倉儲產業的前提下,花農只能依靠零散、單一的運輸服務,價格較高,且不便于流通中的專業化管理。現在,金盞花鄉正在與當地商討,計劃建設百畝產地倉,加入京東的大棚自動灌溉體系,提供從倉儲、分級、包裝、保鮮、冷藏、運輸到配送一條龍的綜合全程服務。
從中我們看到,一些企業努力提升種植技術,構筑產業核心能力,“向下扎入土”。另一些企業則建立數字化平臺,把分散的花農組織起來,“向上捅破天”。數字化平臺就像一個中樞,將已有的技術和手段方式融會貫通。它更像一個敏捷的溝通者,將上中下游的點之間密切地聯系起來。它基于大數據,對于下游市場需求進行深刻洞察,進而決定做什么,怎么做?它通過設立目標,將供應鏈變成一個反射弧,敏捷地獲取信息,打造一個具有行動能力、執行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的數字化神經系統。它關注的是如何系統解決一個個小問題。它的數字化轉型是一種演化式、漸進式、迭代式的轉型。
這幾年,網紅帶貨十分火熱。但直播帶貨,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化轉型,而是注意力經濟模式下的行為。小農戶若跟著流量走,未必是最正確的道路。
花卉需要數字賦能,通過數字交易、智慧農業、供應鏈信息化逐步構建數字產業鏈,形成系統化的信息支撐,帶來巨大張力。從漳州來看,來自線上線下、同行業、跨行業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多。政府、花農、企業通過數字化,擁抱在一起,形成資源要素的高度匯聚。未來,花卉批發市場的銷售職能將越來越弱,倉儲、物流等數字化服務職能會越來越強。未來,大數據和供應鏈金融將有力支持行業發展;互聯網+簽約種植,讓花卉直接在田間銷售。未來,花卉零售市場或許還會實現購物環境景區化和場景化、經營活動娛樂化等。
未來,可期。(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蘇益純)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寧德屏南縣發展高山花卉產業 帶動農民致富發展2018-03-16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9月25日相約漳州華安 共慶福建省2020年中國農2020-12-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