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系到每個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大事。近日,漳州市食安辦對外發布了我市2020年食品安全白皮書。全市共開展食品抽檢31586批次,總體合格率達99.1%,食品安全滿意率評分93.58分,食品安全總體狀況繼續保持有序、可控、穩中向好的態勢。
攔截不合格進口食品66批次
抽檢總體合格率達99.1%
監督抽檢是把控食品安全的重要抓手。2020年監管部門加大對糧食、農產品、水產品種養殖、食品生產、小作坊、流通市場和餐飲服務等諸多領域的監督抽檢力度。全市共開展食品抽檢31586批次,國家、省、市、縣四級監督抽檢量達6.1批次/千人,超過“十三五”規劃目標(5批次/千人)22%。全市食品抽檢總體合格率達99.1%。
各海關深化進口食品“國門守護”行動,落實進口食品準入管理和監測,共攔截44批次檢驗不合格和22批次檢疫不合格進口食品。
根據省對市開展的調查和評價,2020年漳州市食品安全滿意率評分為93.58分,為近三年來最高,居全省第三位。全年漳州未發生較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檢查執法2.59萬次
立案查處食品案件563件
2020年,我市將“四個最嚴”(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作為貫穿食品安全工作的主線,有關部門加強對小作坊、小攤販、小餐飲等重點區域和重點對象的監管,組織開展校園周邊食品安全、農村食品安全、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系列專項整治行動,共開展食品安全檢查執法2.59萬次,出動執法人員6.36萬人次。
加強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完善行刑銜接機制,嚴格落實“處罰到人”要求,有效震懾違法違規行為。2020年全市市場監管部門立案查處食品案件563件,罰沒款946.57萬元。公安機關共破獲涉食品安全犯罪案件5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2人,搗毀窩點24個。
新增“三品一標”認證30個
學校食堂“明廚亮灶”覆蓋率100%
2020年,我市持續擦亮“中國食品名城”金字招牌。食品工業仍是我市第一大產業,據統計,全市規模食品工業企業約610家,產業規模超1500億元,位居全省前列。
在種、養殖源頭環節,積極推進農藥化肥減量化行動,全市農藥化肥使用量分別比去年同期減少3.02%和3.5%。
推進農業漁業標準化生產和農產品品牌培育工作,2020年新增認證“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30個,無公害農產品復查換證率和綠色食品續展率達到80%以上。
完成創建2個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5個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龍文區萬達金街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街區”。
農貿市場三年提升行動(2018-2020)收官,改造提升中心城區32個農貿市場,實現規范建設、長效管理、智慧助推“三結合”,農貿市場“舊貌”換“新顏”。
推行中心城區禽類“集中屠宰、白條上市”,中心城區40個農貿市場已取消活禽宰殺,有效避免動物疫情傳播,保障食品安全。
完成12家省級、18家市級“明廚亮灶”示范單位創建,通過示范帶動,全市學校食堂實現“明廚亮灶”覆蓋率100%,社會餐飲“明廚亮灶”覆蓋率54%。
完成42家陽光小作坊示范建設,“漳州味”迎來了“云服務”,小作坊食品將逐步實現來源可查、過程可控、去向可追。
截至2020年底,已有15家國有糧食承儲企業、3002家食用農產品、1397家食用水產品和4013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納入“一品一碼”,共開具農產品合格證或者賦碼準出13.36萬批次,錄入水產養殖記錄5.3萬條,食品生產經營數據5054萬條,對食品安全實行智慧監管的同時也保障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提高民眾對食品的鑒別能力和安全意識。(記者 陳鈴清)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退役軍人何松東獲阿里巴巴“正能量獎”2021-03-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