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在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攻克漳州紀念碑前宣誓
芝山紅樓位于漳州市區勝利西路芝山大院里。1932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在毛澤東率領下,一舉攻克漳州,取得紅軍戰斗史上的重大勝利,為中國革命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紅軍進入漳州后,毛澤東就住在芝山紅樓里。中國工農紅軍在漳州留下了光輝的足跡,也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漳州人民心中的豐碑。紅軍的革命精神穿越時空、歷久彌新,成為激勵漳州人民戰勝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動力。
一天一夜打下漳州
1932年4月10日,中央紅軍東路軍攻克龍巖縣城后,經水潮、馬山、金山、龍山等地,于4月16日到達南靖南坪附近。4月19日拂曉,漳州戰役打響,東路軍中擔任主攻任務的紅四軍先頭部隊向楊梅嶺、十字嶺、風霜嶺等敵人陣地發起猛烈攻擊。上午9時左右,天寶大山守敵即被殲滅,下午3時,紅軍又向天寶鎮發起總攻,俘敵副旅長一名,守敵大部被繳械,國民黨陸軍49師張貞部主力大部被殲。
張貞見大勢已去,急忙將漳州城中彈藥庫焚毀,將30多萬銀元的軍餉倒入九龍江中,并率殘部棄城向漳浦、詔安方向逃竄。
4月20日上午8時,紅軍順利進入漳州城,俘虜敵人1600多人。漳州戰役共繳獲步槍2331支、機關槍9挺、山炮2門、平射炮2門、飛機2架、電話機10部、兵工廠以及大量彈藥。
張貞雖擁有二旅9000人的兵力,且因經常進犯閩西蘇區,曾以此向蔣介石索取了部分武器裝備。但實際上部隊素質低,戰斗力弱,有相當部分兵力是收編自土匪隊伍,僅有一個團打過正規仗,素有“豆腐軍”的外號。紅軍本著“避實擊虛”的原則打下漳州,繳獲了大量武器裝備,也大大增強了戰斗力。
蘇區書寫“紅色”答卷
“漳州蘇區隸屬福建省蘇維埃政府管轄,屬中央蘇區范圍,并為中央蘇區的鞏固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漳州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一級主任科員陳振煌說,1932年,毛澤東率領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攻克漳州后,漳州地方黨組織按照毛澤東關于“向南靖、平和、漳浦、龍溪、云霄五線擴大游擊戰爭,創造‘小紅軍’,建立‘小蘇區’”的指示,建立紅色政權,擴大蘇區范圍,使漳州大片蘇區成為中央蘇區的組成部分。
2007年6月,漳州市平和縣被確認為原中央蘇區縣,成為漳州第一個“中央蘇區縣”;隨后,詔安、南靖、薌城、龍海、漳浦、云霄、華安也被確認為原中央蘇區范圍,至此,漳州已有八個“中央蘇區縣”,共有老區鄉鎮96個、老區村790個、老區基點村(自然村)660個。
近年來,漳州從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產業扶持等方面下足力氣,用好、用足政策,為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加油助力。聚焦紅色資源,制定出臺《關于做好革命老區中央蘇區脫貧奔小康工作的實施意見》,著力將老區蘇區的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拉動內需、促進消費,帶動革命老區脫貧奔小康。
“以前村里路不通,許多村民都外出打工,現在有了紅色旅游,游客越來越多,在家門口賣一些土特產,就能增加收入,村里比以前熱鬧多了。”漳浦縣石榴鎮車本村村民吳木龍在村口售賣一些當地的藥材,獲得了不錯的收入。
車本村曾是中共靖和浦中心縣委機關舊址所在地,有“閩南井岡山”之稱。近年來,車本村大力發展紅色旅游。2020年,車本村接待旅游人數近20萬人次,帶動村民創收達50萬元。
“我們脫貧了!”在去年平和縣琯溪蜜柚采摘季上,果農們道出心中的喜悅。1928年3月8日,“平和暴動”打響了福建省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這20多年來,憑借蜜柚產業,平和縣踐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走出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漳州從政策實施、項目建設、資金投入等方面給予老區蘇區傾斜支持,截至2018年底,全市老區蘇區3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115個貧困村、64328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摘帽,老區蘇區同步脫貧摘帽。
紅軍精神永放光芒
“我是黨的人,最聽黨的話,理想信念不動搖,永遠捍衛她……”早春二月,春光明媚,在芝山紅樓前,歌唱家劉和剛帶領群眾放聲唱響《我是黨的人》。
在芝山大院中,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攻克漳州60周年而建成的“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攻克漳州紀念碑”安靜地屹立著。它的后面,就是一座兩層高的西式磚木結構小洋樓,這就是“芝山紅樓”。
芝山紅樓是毛澤東在漳州居住過的舊址,見證了一代偉人和無數革命先驅的豐功偉績,是漳州人民心中的豐碑。每當人們到芝山紅樓瞻仰時,心中總會熱血沸騰。
“紅軍精神一直激勵著漳州人民。時光流轉,當我們重新審視和回顧這段崢嶸歲月時,不禁深深地感到,這是毛澤東和紅軍留給漳州人民的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漳州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曾一石說,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在漳州這片土地上,又涌現出了谷文昌創業精神、龍江大局精神、中國女排拼搏精神、“漳州110”服務精神等。
進入新時代,漳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力推進“三抓三比、十項競賽”“大抓工業、抓大工業”,加快打造工業新城、建設富美新漳州。
回望歷史,感慨萬千;展望未來,豪情萬丈。漳州人民必將堅守初心使命,奮力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全方位推動漳州高質量發展超越,譜寫漳州發展新篇章。(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蕭鎮平 楊凌怡 通訊員 洪錦城)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漳州燈謎:老謎新說“云上”射虎2021-03-11
- 云霄和平:“網紅廊橋”架起鄉村振興新支點2021-02-26
- 漳州三寶鋼鐵發生事故 致3死1傷2021-02-25
- 漳州市堅持黨建引領助推社會治理步入快車道2021-02-10
- 撤縣(市)設區 漳州和三明部分行政區劃調整2021-02-04
- 漳州多舉措保障群眾就地過年消費2021-02-01
- 漳州就地過年措施2021-01-30
- 漳州:一封公安局的來信2021-01-27
- 先民生后提升 漳州77個小區今年要大變樣2021-01-25
- 這些事關漳州未來發展的項目寫入大會報告和綱要草案2021-01-25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退役軍人何松東獲阿里巴巴“正能量獎”2021-03-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