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運“大漳州”建設發展趨勢,圍繞產城人深度融合發展。3月28日,龍文區舉行“濱江產業新城、富美中心城區”系列新聞發布會——產城人融合“八大提升工程”專場。會上,龍文區正式啟動“八大提升工程”,將在空間拓展、互聯互通、產業園區、城市更新、功能配套、社會事業、文體旅融合、市域治理八個方面推動城市建設發展。
記者從會上獲悉,“八大提升工程”策劃實施項目約300個,總投資超1700億元,2021年度計劃投資約300億元,其中,總投資20億元以上的項目有30個,15億元以上的有38個,10億元以上的有56個,5億元以上的有75個,后續還會根據實際需要,持續增加相關項目。
據悉,龍文區力求通過“八大提升工程”,持續提高城市品質品位,增強龍文核心區作為漳州內核的硬度,奮力建設產城人深度融合發展的濱江產業新城、富美中心城區。
空間拓展提升工程
龍文區召集了國內高水平規劃團隊,高標準、高規格啟動了北溪新城“一江兩岸”綜合發展規劃和城市設計,深化龍江新城城市設計,編制云洞巖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提升藍田開發區總體規劃。同時,加強城市天際線塑造,協調美化城市景觀風貌,提升城市建設品質,著眼于把龍文建設成為更具現代氣息、更有人文質感、更有視覺美感的中心城市。
互聯互通提升工程
按照“對標廈門、串聯新城”要求,著力強化龍文交通樞紐中心地位,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投入,謀劃一批互聯互通的城市快車道,暢通快速便捷交通網絡,構建起“半小時生活圈”“1小時經濟圈”。
產業園區提升工程
著力推動藍田開發區二次創業,實施“三年提升行動”,大手筆改善園區基礎設施和整體形象,加快騰籠換鳥,重點發展高端食品飲料、精密電子裝備、新型消費電子和現代金融等產業,確保黃金地帶產生黃金效益。同時,積極發展總部經濟、數字經濟、會展經濟、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
城市更新提升工程
著力做好“有機更新”文章,同步推進城市提質升級和群眾幸福感提升。重點推進以“完整居住社區”為核心的城市更新,推廣安置型商品房建設模式;采用微改造“繡花”功夫,實施小街巷整治、拆墻透綠等項目,建設“串珠公園”“口袋公園”;打造依山傍水、串聯九十九灣乃至全域的“龍文綠道”。
功能配套提升工程
著力增強城市核心承載力,重點完善水電氣配套,細化新基建規劃布點,謀劃一批智慧醫療、智慧城管、智慧交通項目;構建立體化慢行系統,建設一批立體停車樓、停車設施,打造暢行城市;加大廢氣揚塵整治,加強黑臭水體治理,完成50個小區雨污分流改造,推動北溪龍文段生態修復、西溪沿岸碧湖社綜合治理項目。
社會事業提升工程
注重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貫穿民生供給全過程各環節。2021年計劃實施9大項28個子項,年度投資14.67億元的為民辦實事項目,努力打造“學有優教、病有良醫、住有宜居、老有頤養”的民生保障升級版,讓老百姓在這個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安全、更舒心。
文體旅融合提升工程
注重需求側改革,推動文化、旅游、體育、會展、夜間經濟產業各領域、多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重點打造“閩南老家”引爆點、“一山一水”文體旅帶,豐富“吃住行游娛購”旅游產業鏈,提升城區文旅承載能力,廣泛開展文體旅活動,讓龍文更加有內涵、有品質、有特色、有活力。
市域治理提升工程
突出以人為本,借助數字化手段抓好城市治理,保障城市健康、安全、可持續發展。重點完成“平安城市”(七期)、城市信息模型(CIM)等建設項目,架構城市管理智慧平臺,實施停車有序化、流攤入市化、店前五包化、立面清表化、樓頂凈空化行動,全面創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區。(記者 俞映云 通訊員 林聰華)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退役軍人何松東獲阿里巴巴“正能量獎”2021-03-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