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農工作人員在院士團隊的指導下進行科研實驗 黃章富 攝
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好時節,在漳州市龍文區郭坑鎮扶搖村,福建省農科院亞熱帶所的科技特派員賴正鋒正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戶們面對面交流,指導他們科學做好關鍵農時田間管理,把新技術、新方法及時送到農戶手中。
在漳州,像這樣的科技特派員一共有1770名。近年來,漳州注重把基層需要的產業帶頭人、新型職業農民和地方緊缺的生產經營、鄉村旅游、企業營銷等人才吸收到科技特派員隊伍之中,推動科技特派員服務領域從單一農業領域向工業、文旅、電商等領域拓展。在“科技特派員服務百企千村工程”中,漳州重點選派1110名科技特派員掛鉤幫扶102家企業及1008個建制村,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文化創新、市場創新、管理創新的深度融合,有效激發區域發展活力。
金融助理送來“及時雨”
“我家這個房子已經蓋了5年,有340平方米,因為手頭緊、資金不足,外墻一直沒裝修。”日前,長泰縣林溪村村民林祥輝正在為沒資金裝修房屋發愁時,長泰縣農信聯社的金融特派員(金融助理)立即為他申請了一筆10萬元的“鄉村振興·安居貸”。有了資金,林祥輝馬上聯系了裝修師傅,準備找個好日子動工。
金融特派員是由長泰縣委組織部與縣農信聯社聯合選派的農信聯社干部,到鄉鎮、村掛職擔任,并由組織部和農信聯社聯合進行工作考核。除了提供貸款,他們還能為村民們提供金融知識政策普及宣傳、投資融資分析建議等服務,作為各類相關政策上傳下達的通道。
據長泰縣農信聯社業務部負責人林錦龍介紹,為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長泰縣提出“全力整治裸房,力爭三年內全面消除農村裸房,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目標規劃。作為鄉村振興的金融主力軍,長泰縣農信聯社隨即推出“鄉村振興·安居貸”專項產品,支持裸房整治工作。為了讓村民們知曉政策紅利,金融特派員們一一入戶宣傳。截至目前,共有389戶村民獲得裸房裝修授信3650萬元。
金融特派員的到來,也為企業發展送來了“及時雨”。年初開業時,原材料價格暴漲,通信工程業的電纜、光纖、通信配件等價格全面提升,漳州鑫光通訊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睿沿面臨資金周轉困難。正當他一籌莫展之際,長泰縣農信聯社金融特派員推薦了企業紓困貸款,利率低,免抵押。3月5日,鑫光公司通過了審核,金融特派員馬上著手準備貸款資料。團隊成員通力合作,日夜加班,開通綠色審批通道,簡化貸款手續,精簡貸款流程,在一周之內將75萬元資金發放到企業賬戶。“這筆貸款真是一場‘及時雨’啊!”收到紓困資金后,張睿沿簽訂了3個業務合同,快馬加鞭地趕制訂單。
科技特派員蔡志陽(前排右三)帶領游客參觀生態園內的果蔬 本報記者 白志強 攝
院士科特派團隊加盟
位于詔安金都工業集中區的福建大北農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擁有近百家水產養殖服務中心,遍布全國各地。然而,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大北農也曾遭遇“成長煩惱”。
“這幾年,曾經是南方沿海名貴海產經濟魚類的金鯧魚和加州鱸魚,面臨生產緩慢、存活率低下、養殖效益不高的問題,導致飼料價格下降,部分中小飼料企業面臨嚴峻考驗。”福建大北農水產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管理部經理夏冬梅說。但是,若采用性價比較高的替代性飼料,會引起魚類腸道和肝臟損傷等一系列問題。如何通過聚焦打造產品,讓飼料既貼近養殖的營養需要,又具有成本和性價比優勢,成了企業亟需解決的課題。
去年中旬,立足產業發展需求,漳州引入行業頂尖技術團隊,選任湖南師大劉少軍院士等5名高層次人才為漳州科技特派員,組建院士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隊,入駐福建大北農水產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訂單式”精準對接,幫助大北農開展科研攻關。
“我們大北農水產與劉少軍院士等簽署三方服務協議,致力于破解當前飼料企業生存發展難題。”夏冬梅說,這支院士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隊均是魚類遺傳育種、微生物學和魚類病害防控方面專家,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他們將針對淡水魚、海水魚繁育及新品系培養等項目展開深入研究,為海洋產業創新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漳州市科技局局長周俊雄表示,院士當科特派,能推動行業共性痛點的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科技局以實效為導向,指導企業在科研過程中形成一個完整而科學的工作方案。一旦科研遇到困難,項目方也可以申請科技局幫忙,形成“主管單位+企業+科技特派員”的互動機制。產學研幫扶工作結束后,省市兩級還有專項補助,促進科技特派員成果轉化。接下來,漳州還將以選認院士科特派為突破口,組織院士科特派開展技術合作、學術交流、人才培育等工作,為鄉村振興和海洋經濟發展創造新動能。
法人科特派“集團作戰”
綿綿春雨潤大地,在漳州詔安縣太平鎮走馬村的青梅果園里,青梅長勢喜人,多個品種的青梅已結出碩果,預計“勞動節”前后就可以采收。
盛產青梅的詔安縣被譽為“中國青梅之鄉”。據福建省農科院亞熱帶所科管室主任林國容介紹,此前,由于梅農長年耕作使用化肥,導致當地土壤營養元素失調,酸化嚴重,收益不高。于是,福建省農科院亞熱帶所充分發揮法人科技特派員團隊“集團作戰”優勢,與福建瑪塔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發出了青梅配方肥,讓配方肥為青梅土壤調酸。
為了讓梅農們充分了解土壤改良的重要性及新肥的配方、使用方法,科技特派員們深入田間地頭耐心解說,梅農們的接受度漸漸提高。目前,該所在詔安縣青梅主產區太平、官陂和紅星農場等鄉鎮已推廣面積1000多畝。去年,青梅鮮果增產30%~40%,每畝增收600元以上,每畝減少化肥使用成本約80元。
對口幫扶詔安縣4年來,福建省農科院亞熱帶所通過創新青梅優質高產栽培標準示范片、專用肥技術推廣等一系列扶貧模式,幫助農戶和貧困戶增收400多萬元,帶動100多貧困戶實現脫貧致富,使青梅真正成為當地的“扶貧果”“致富果”。
“眼下,我們積極實施科技支撐縣域特色產業提升行動,加快推進青梅產業提質增效,助推詔安青梅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林國容說,走馬村是通往烏山風景區的必經之路,他們將持續協助走馬村做好青梅品種觀光園改造和提升。計劃引進具有代表性的青梅種質資源56份,打造“56個民族一家親”主題,讓觀光者真實體驗到“詔安踏青、太平賞梅、走馬觀花”的中國青梅之鄉文化旅游魅力。
周俊雄告訴記者,近年來,漳州市科技局組織福建省農科院亞熱帶所、福建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漳州市農科所等法人科技特派員,由各單位負責人牽頭,組織各領域專家,與詔安、平和、云霄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整體對接,克服單個科特派“勢單力薄”的困難,實施多個漳州市科技精準扶貧重大項目,有效破解了各縣域多個產業的系列科技難題,蹚出精準幫扶、精準扶貧的新路子。(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如飛 黃小英 通訊員 林開藝 沈細冰 洪錦城 林少波)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福建今年將實現省市縣三級科特派創業和技術服務建制村全覆蓋2021-02-23
- 科技特派員林文庭:施展“科技魔法” 滸苔變廢為寶2020-12-16
- 三明:迎來首批北京科技特派員開展服務2020-12-14
- 福州科技特派員化身主播“帶貨”助農2020-11-25
- 一名“科特派”的“中國心”2020-07-14
- 科技特派員王增術:深入田間地頭指導 讓農戶增收有術2020-05-20
- 福州擴大選認范圍 科技特派員今年覆蓋所有行政村2020-04-26
- 科技特派員蘇榮瑞:讓氣象數據成為農業“助產士”2020-04-16
- 福州晉安區科技特派員下鄉惠“三農”2020-04-10
- 三明科特派精準施策出“新招”2019-12-12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理工國際學院招生辦副主任潘小蓉專訪2021-04-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