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漳州新聞
      分享

      守護文化瑰寶 堅定文化自信

      ——漳州扎實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綜述

      氣勢恢宏的古厝、意蘊悠長的摩崖石刻、設計精妙的古橋……在漳州,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與勞動人民的智慧孕育了眾多的文化遺產。

      7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致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賀信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是人類文明發展和自然演進的重要成果,也是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寶貴財富,是我們的共同責任,是人類文明賡續和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漳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和關于文化遺產保護重要論述精神,學習領會《〈福州古厝〉序》精神,扎實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保護好文物古跡,合理創新利用,讓漳州的歷史文化資源不斷迸發新的活力。

      保護修繕讓歷史遺存活起來

      文物,是人類歷史遺存中的瑰寶,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目前,全市共有不可移動文物4731點,其中世界文化遺產1處5個點(南靖土樓、華安土樓三群兩樓)、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2處(東溪窯、南勝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處39個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51處、市縣級文保單位1036處,其中涉臺文物點306處。近年來,漳州加大力度實施文物本體保護,讓文物重新煥發昔日光彩。

      經費是實施本體保護的保障。近年來,漳州市不斷加大文物保護專項經費支持力度,并全省首創將文物保護工作納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2020年,漳州市完成23座世界文化遺產土樓、部分國保單位、省保單位的保護修繕以及24個文保單位電氣線路改造工作。2021年,漳州繼續開展為民辦實事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對一批重點保護項目和電氣線路改造項目進行補助。

      經費的支撐,促進了文物保護工程的順利開展。近年來,漳州市相繼完成世界文化遺產南陽樓、田螺坑土樓群、和貴樓、懷遠樓,國保單位南山宮、漳浦文廟、錦江樓、趙家堡忠堂和惠堂、林氏宗祠、黃道周講學處、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領導機關舊址修繕一期工程、平和南勝窯環境整治工程、陳政墓安防等多項工程,省保單位海云家廟、松洲書院二期、三期等20多項修繕工程。啟動南靖東溪窯環境整治、天一總局修繕等一批國保、省保單位文保工程。

      “文物保護工程事無巨細。”市文旅局有關人員表示,“就拿華安二宜樓來說,我們建立土樓專職消防站,開展排水防澇工程、電氣線路改造、內環保養以及屋頂撿漏維修等工程,還安裝智慧用電系統,實施核心區白蟻防治,同時內移、外撤購物攤點45個,減少樓內商業氛圍過濃造成的土樓本體保護壓力。”

      多方合力夯實文物保護基礎

      2019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將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正式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為了讓城市文脈得到更好守護,讓傳統文化優秀基因更好融入現代生活,漳州市制定出臺《〈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漳州建設提升方案》,將閩南文化、朱子文化、涉臺文物、革命文物等保護工作等納入其中,重點挖掘陳元光及部將開漳傳說,朱熹、陳淳、黃道周、林語堂等歷史名人故事,保護漳州民間文學遺產。

      去年11月,漳州、漳浦兩級公安機關成功破獲了一起盜撈水下沉船文物案。案件的成功偵破,得益于該水下遺址已納入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三級公安機關和海警等海上執法機構的日常監管范圍。

      近年來,漳州市、縣兩級不斷加大文物執法力度,強化多部門協作,在文物盜竊、文物消防等方面,全力保障文物安全。2020年,市紀委監委聯合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自然資源局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項監督,實地走訪、現場查看各縣(區)、開發區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保護情況等。此外,漳州市文旅部門、應急部門和消防部門聯合開展博物館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排查專項整治和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通過開展自查、縣區檢查、交叉檢查、市級暗訪暗查等多種形式,切實保障文物安全。

      文化遺產保護是全社會的共同事業。2009年開始,全市各級文旅部門發動社會力量,組建了一支近2000人的志愿者隊伍,主要由各企事業單位、大中小學校、村(社區)文藝骨干及熱心文化服務的人士組成,常年從事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公共文化服務等工作,在協助文物保護、文史研究、非遺展示、展演活動和開展非遺講座、文化惠民演出、文化惠民培訓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活化利用激活文旅一池春水

      近年來,漳州注重將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相結合,依托轄區內獨具特色的文化生態資源,開展文化觀光游、文化體驗游、文化休閑游等多種形式的旅游活動。

      走進漳州古城,煙炙磚、竹篙厝、圓枋脊等古老元素點綴著傳統院落,伽藍廟、番仔樓、老教堂等歷史建筑底蘊深厚。漳州古城在保護開發過程中積極引入漳州傳統項目,加強對炭精畫、打白鐵、竹編等漳州傳統老行當、老手工藝的保護,先后建成漳州古城記憶館、漳州燈謎藝術博物館、漳州非遺展示館、漳州木偶藝術表演館展示館、林語堂許地山楊騷文學館、徐竹初木偶藝術館和漳州南詞傳習所、漳州非遺產品展銷中心、漳州錦歌傳習中心等。

      “感謝有這樣的場所,越來越多年輕的面孔過來觀看我們的演出,讓我看到了傳統曲藝傳承弘揚的希望。”漳州南詞古樂隊隊長、市級非遺傳承人鄭炳裕感慨地說,漳州古城的活化利用為傳承、弘揚漳州地方曲藝提供了極佳的平臺。隨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古城獨特風貌逐步凸顯,漳州古城人氣不斷提升,旅游人數明顯增加。2020年古城的游客接待量達138萬人次,韻味十足且煥然一新的古城,讓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收獲了別樣的回憶。

      龍海埭美古村是“閩南紅磚建筑群”的典范,古村四面繞水、古榕遍地,是漳州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素有“閩南第一村”的美譽。近年來,漳州市不斷加大對埭美古村保護資金投入,切實做好埭美古村的保護性修繕和環境整治工作,充分發掘和繼承優秀的“閩南水鄉古村”文化內涵,全力促進歷史文化遺產傳承。

      2008年7月,“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漳州轄區內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成為世遺。十幾年來,漳州致力于土樓保護性開發,無論是景區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還是景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長了10多倍。漳州在保護土樓人文景觀資源的基礎上,不斷改善景區基礎設施,既服務游客又惠及民生。土樓的原住民也在享受“土樓旅游熱”紅利中,自覺地樹立起“主人翁”意識,同世遺土樓“同呼吸、共命運”。(閩南日報記者 吳麗燕)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 亚洲色欲色欱wwW在线|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九月丁香婷婷亚洲综合色| 亚洲美女在线国产| 久久亚洲精品高潮综合色a片|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99热亚洲色精品国产88| 亚洲免费中文字幕| 亚洲女人影院想要爱| 久久亚洲熟女cc98cm|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午夜鲁丝片 |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jiz zz在亚洲|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中文字幕亚洲情99在线|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蜜桃|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国产网站 | 亚洲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欧洲综合在线|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