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教育廳公布我省首批落實“雙減”工作典型案例,我市薌城區推行集中配餐并升級午休條件案例入選推廣。
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推廣第一批落實“雙減”工作典型案例的通知》指出,自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來,我省進一步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推進校外培訓機構整治,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和成效。省教育廳組織遴選了各地落實“雙減”工作的9個典型案例,要求各地結合實際認真學習借鑒,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認真總結推廣工作過程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確保“雙減”政策要求落地見效。
據了解,為更好推動落實課后服務,我市薌城區課后延時服務工作由國有企業——漳州薌城教育投資有限公司承擔(以下簡稱教投公司)。為解決學生用餐,提高智能服務質量,教投公司與央廚配套開發專用的App智能服務平臺,家長直接在手機端訂餐繳費,并可看到經過高校食品系專家論證分析后符合學生飲食營養需求的半個月不重樣的每日菜單。每日的午餐由中央廚房統一制作,再通過專用車輛配送到市區各個開展配餐服務的學校。央廚通過平臺大數據,匯總家長填寫的過敏食物信息,進一步篩除多數學生容易過敏的海鮮品種等。此外,教投公司為開展服務的學校提供配備推拉式、折疊式及地墊式等三種午休床,根據每個學校場地的特點,因地制宜配備相應的午休床;教投公司購入600臺空調設備分配裝置到各校以應對閩南夏季高溫;與各學校探索將舞蹈教室、閱覽室等有空調的教室改成“午睡吧”,充分改善孩子的午休狀態,提高睡眠質量。(記者 戴嵐嵐)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2021首屆詔商大會暨民營企業投資創業大會召開2021-12-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