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城投市政集團獲悉,備受關注的西湖生態園——北江濱路西延伸段道路工程日前已完成主體施工,正在進行尾段路面工程作業,預計12月底可全線完工并具備通車條件。屆時,北江濱路將成為漳州首條實現“地下行車、地上觀景”的城市市政道路,打造出漳州首個“城市觀景陽臺”。
暢聯東西打通“斷頭路”
作為中心城區極為重要的一條東西走向城市干道,北江濱路東起龍文區西溪橋閘、西至薌城區惠民路段,東與迎賓大道相連接,被市民親切地稱為漳州的“環島路”,也是西湖生態園對外通聯的重要門戶道路。但這條道路西側到惠民路口即為盡頭,再向西走只能繞行至勝利西路,是條名副其實的“斷頭路”。
“要如何打通‘斷頭路’,向西延伸分流319國道(迎賓西路)往市區的車流量?漳州西湖生態園——北江濱路西延伸段道路工程項目應運而生。”漳州城投市政集團城市觀景陽臺項目負責人黃鴻錦告訴記者,項目東起江濱路與惠民路交叉口,建設起長達1.21千米的下穿通道,途經北倉路、金峰大橋、規劃R3線,西側終點為規劃謝溪北路交叉口,全長約3.917千米,建成后不僅能優化西湖片區路網、承擔起分解東西走向交通流量的重擔,還能助力串聯起九龍江北岸各個組團、實現城市干道縱橫互通。
記者在現場看到,開挖出的下穿隧道已進入裝飾掃尾階段。雙向6車道平坦寬闊,分隔綠化帶上正在種植吸塵綠植,靠西湖生態園一側還建有鏤空的觀景廊柱,讓市民在行車途中也能一覽西湖美景。“我們還在通道的箱涵頂蓋上建設了多個六邊形天井,提升隧道采光度,也讓項目更加節能環保。”黃鴻錦說。
暢享四季打造景觀公園
在項目下行通道的上部空間,是以綠地串聯而成的觀景公園。
記者在現場看到,公園里呈波浪狀的江畔欄桿打破了直線欄桿的傳統樣式,模仿連綿起伏的九龍江水奔騰不息;充滿現代氣息的折線硬質廣場,由黑白灰三色防水磚鋪裝而成,結合造型立體的避雨廊架、休憩驛站、夜景燈光等設置,打造出舒適悠閑的慢行空間。
“特別是在綠化營造上,我們引入了細葉芒、粉黛亂子草、金邊龍舌蘭、黃金榕球等數十種開花植物及常綠植物,讓人感知季相變化的同時彰顯漳州‘花城’特色,實現‘四時有花、夏有綠蔭、秋賞落葉’,市民站在上層景觀花園里就好像是在自家陽臺上一樣,遙望江景、遍賞四季。”漳州城投市政集團設計部黃益玲告訴記者,為了減輕上層地面荷載,施工設計中大量應用了輕質的種植土,種植土下面全部預埋了透水的管和疏水板,下雨時能夠確保上層景觀公園不積水。同時,地面鋪設的草坪下還填入了新型材料——輕質高強泡沫混凝土,不僅可以有效解決陽臺段因結構載重有限而導致覆土較淺等問題,還能讓草坪更服貼整個空間,看起來更簡潔明快。
區別于下層川流的機動車輛,上層城市景觀陽臺的親水景觀行道允許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從金峰大橋南側金湖路至金嶺路段為西湖生態園水體所在的主景觀路段,該路段連接入本次景觀陽臺慢行系統,市民在賞花休憩時還可以由景觀陽臺進入西湖生態園核心區,近距離親密感受園區的獨特魅力。”漳州城投建工集團城市觀景陽臺項目經理張少武告訴記者,項目建設與九龍江防洪工程漳州段(二期)工程相結合,建成后西湖片區的防洪標準可提升至百年一遇。
“未來我們還規劃充分利用下層隧道至江畔的千畝田地,打造出更多惠民項目,讓老百姓在通行、賞景之余還能進行生態互動,進一步提升獲得感和幸福感。”張少武說。 (記者 蔡柳楠 王煒藝)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2021首屆詔商大會暨民營企業投資創業大會召開2021-12-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