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5000億大關!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振奮的消息傳來——2021年,全市GDP達到5025.4億元。
負重、助跑、起跳、摸高!這是來之不易的5000億!回首來時路,我們戰疫情、抓產業、促固投、穩增長……幾度風雨幾度春秋,全市上下團結一心、砥礪前行,終踏平坎坷成大道。
農歷牛年,這個突破有著特殊的意義——
來之不易的突破,匯聚著“拓荒牛”的奉獻。開拓進取,奏響跨越飛歌。縱觀改革開放以來的歷程,從大念“山海經”到一次次工業化提速,我們證明,福建的“烏克蘭”不僅能收獲滿倉魚米,更能在工業浪潮中逐夢前行。
來之不易的突破,凝結著“老黃牛”的汗水。比學趕超,高歌愛拼會贏。從燈火里的芝山大院,到烈日下的攻堅一線,我們身邊,漳州干部群眾同時間賽跑,與時代并進,深耕沃土,眺望濱海,用雙手創造了“突破再突破”的佳績。
來之不易的突破,彰顯著“孺子牛”的情懷。發展為民,發展依靠人民。從幸福大食堂里的笑臉,到綠水青山間的笑聲,經濟總量的擴張帶來了民生事業的長足發展,我們感受到豐收的果實正在回饋大地,幸福的漳州成色更足更優。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正因來之不易,更要乘勢而上,把5000億的突破作為接續奮斗的起點,在新的征程中拿出“虎虎生威”的拼搶勁頭,亮出“生龍活虎”的競賽狀態,讓漳州的再一次飛躍“如虎添翼”!
跨過5000億,源于堅定不移的信心
極不平凡的2021年,我們全力推動經濟運行回歸合理區間
突破,源于信心,比黃金更寶貴的信心!
堅定信心,省委省政府對漳州寄予厚望。2021年對漳州來說,是極不平凡、極為特殊、極其不易的一年。去年7月,省委書記尹力帶隊來漳進行工作調研檢查,提出明確要求——堅定信心決心,突破重點難點,全力加快經濟社會發展。
來之不易的突破,是全市上下滿懷信心,以拼的姿態、搶的意識、沖的干勁,交出的答卷。收官盤點,主要經濟指標止跌轉正、逐月回升、逐季向好:
全市GDP增長7.7%,與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由2021年一季度的8.5個百分點、上半年的5.3個百分點、三季度的2.3個百分點收窄到全年僅有0.3個百分點;
GDP、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進出口總額等主要指標增速上升到全省中游;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增速位居全省第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省第三。
全市經濟運行回歸合理區間,實現了預期目標!
精神偉力,指引我們向前。這一年,漳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和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在更高層次掀起新一輪學習弘揚谷文昌精神熱潮,進一步堅定干部信心決心,增強“識勢”之明,提高“布局”之能,掌握“干事”之道,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各方面。
錨定目標,我們手中有策。這一年,漳州堅持突出工業、突破工業,扎實推進“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年”活動和“六比一看”競賽,深入開展“千名干部掛千企”幫扶活動,為企業提供“媽媽式”服務,讓漳州成為創新創業創造的福地,用實實在在的真招、硬招,扭轉了經濟下行的不利局面。去年,全市新增規模工業企業290家、高新技術企業215家、科技小巨人企業133家;中沙乙烯、漳州核電、聯盛林漿紙一體化、古雷煉化一體化一期、奇美化工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建設或竣工投產;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1475個,兌現各類惠企政策資金3.9億元,新增減稅降費14.3億元。朝著目標,漳州全力攻堅克難,“穩”的基礎在鞏固,“進”的力量在積蓄,“保”的底線在夯實,“追”有增量、“趕”有質量、“超越”有含金量的奮進之路愈發明晰。
疫情面前,我們從不低頭。這一年,漳州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工作,從快從嚴從實從細處置臺商投資區突發疫情,固化優化平急結合防控機制。在臺商區疫情防控過程中,漳州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抽調1600多名衛技人員、近29000名干部干警和42萬人次志愿者火速增援,僅用2天時間就遏制住疫情蔓延,為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提供有力保障。
風雨過后,戰地黃花分外香。信心滿懷,我們斗罷艱險再出發。
跨過5000億,帶來意義深遠的啟示
歷史性的突破,只有放在歷史維度中考量,才愈發彰顯價值
歷盡千山萬水,不妨回望航船起錨的地方。從地區生產總值這個核心指標的發展軌跡,我們可以感受到漳州經濟社會發展翻天覆地的變化。
猶記得2008年,漳州GDP突破“千億”帶來的欣喜。此后十余年間,“漳州號”巨輪破浪前行,一路闖關奪隘——2012年突破兩千億大關,2016年突破三千億大關,2019年突破四千億大關,直到2021年我們終于站上了五千億的關口。
誠然,我們不唯GDP論,不盲目崇拜GDP,可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建設現代化濱海城市,如果沒有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達不到預期的發展目標、無法每年再上一個新臺階,就很難縮小與先進地區的差距,就很難實現高質量發展。
5000億的突破,放在歷史維度中考量,愈發彰顯價值,愈發能給我們以啟示。
堅持不懈突出工業,是實現一次次突破的有為之舉。進入新世紀后,從發揮農業優勢到加快工業化進程理念的提出,從工業立市到工業強市發展戰略的演變,漳州加快工業化進程的認識和行動更加統一。“工業興則百業興,工業強則經濟強”的理念已深入人心。2000年以來,從“工業立市”“工業強市”“工業化提速”“加速工業跨越發展”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打造漳州產業升級版”,從“大抓工業、抓大工業”到“突出工業、突破工業”發展思路的提出,工業始終是漳州經濟發展主攻重點。正是憑著這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勁頭,在“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年”活動中,我們收獲了新的突破。
上下齊心狠抓競賽,是激發廣大干部斗志的有力舉措。爭流的帆影,總是伴隨著競賽的鼓點。從“五大戰役”到“三抓三比”再到正火熱開展的“七比一看”競賽,渲染的是一股激情、一種氛圍、一種氣勢;強調的是一份責任、一種追求、一種作風。通過一次次戰役,我們明顯感覺到漳州干部的作風在實踐中淬火,
能力在實戰中提升。競賽細節之處可見端倪:干部更知“數”了,善于分析各類經濟指標,未雨綢繆開展工作,心中有數則腳下有路;干部更懂“時”了,“早八時開會”傳遞著“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干部更求“實”了,一頁紙匯報工作,“話”不在多,貴在實干實效實績。有人這樣評價競賽中的漳州干部,他們身上閃耀著一團火:是“火速”——時不我待、立說立行;是“火候”——趁熱打鐵、乘勢而上;是“火熱”——干事創業、奮勇爭先。
一以貫之優化營商環境,是取得接續發展的有效法寶。地區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吸引力。漳州是機關效能建設的發源地,2000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專程到漳州調研機關效能建設,號召全省“遠學深圳,近學漳州”。20多年來,漳州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認真踐行“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優良作風,以機關效能建設為重要載體,全方位推進營商環境建設,探索形成了一批愛商親商護商的“漳州經驗”。漳州干部從“保姆式”服務走向了“媽媽式”服務,強化角色意識,增強情感認同,真心實意、腳踏實地、不計回報,做到“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真正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幫企業之所需。
聆聽發展足音,是為了更好地整裝前行;閱盡過往風景,我們堅信風光更在前方。
跨過5000億,賦予再啟征程的使命
眺望萬億目標,新征程上我們有了更清晰的時空坐標
突破不易,更不易的是再次突破。
跨過5000億的關口,可喜但更需清醒,與先進地區相比,我市三次產業結構不優、龍頭帶動能力不足、新舊動能轉換不暢等問題尚未得到有力破除,實現高質量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跨過5000億的關口,眺望萬億目標,新征程上我們有了更清晰的時空坐標。此刻,我們更能明辨所處的歷史方位,也更能明白時代賦予的新使命——當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已然開啟,漳州如何融入全國、全省大局,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需要我們更深層次的思考。
乘勢而上,我們太需要一場思想認識的再升華。“思想之于行動,猶如雷鳴前的閃電”,只有思想的進一步突破創新,才會有社會的變革進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強調,要強化“拼搶”意識,堅決摒棄“大概、差不多、過得去”的模糊思維,苦干加巧干,敢于攻堅克難。漳州的新一輪發展,必然伴隨著干部思想認識從農耕思維走向工業思維的蛻變。這也意味著一場告別,告別緩慢節奏的工作狀態,告別按部就班的工作定式,告別小富即安的滿足心理。我們期待,越來越多的漳州干部把競賽帶來的他律轉化為內心自省的自律,成為馳騁在各條戰線上“不待揚鞭自奮蹄”的“快馬”。
乘勢而上,我們太需要一次從江到海的再跨越。江有江的逶迤,海有海的壯闊,足夠的胸懷才能承載足夠的體量。715公里的海岸線以及更為遼遠的藍海,寄托著漳州人對下一輪飛躍的期望。去年召開的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綜合考慮現實條件,深入分析未來趨勢,基于放大比較優勢,擘畫了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城市的美好藍圖,提出了“發展高質量、城市高能級、生態高顏值、開放高水平、生活高品質、治理高效能”的奮斗目標。從濱江邁向濱海,這一字之別,前途似海,來日方長,這一次進發,跨越時空,擁江達海,必將續寫一座城市依江而立、向海而興的傳奇。
乘勢而上,我們太需要一輪產業發展的再突破。經過多年“量”的穩定增長,我們的產業來到了蓄勢待發、破繭成蝶的關鍵節點,迫切呼喚“質”的全面提升。今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實施“千百億產業培育行動計劃”的重大部署,將目標瞄準了打造食品加工、石油化工、海洋經濟、裝備制造、建材家居、冶金新材料、建筑業、文旅康養、特色現代農業等9個千億產業集群,以及電子信息、綠色紙業、醫藥健康、新能源、數字服務等5個五百億以上產業集群。從龍頭走向鏈條,從鏈條邁向集群,產業規模效應、集聚效應進一步釋放,企業生產成本、交易成本進一步降低,這必將為漳州產業新突破積蓄強勁的勢能。
乘勢而上,我們太需要一番實干實效的再升溫。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翻過5000億的成績單,新的考驗又一次擺在我們面前。穩增長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頭等大事,這次省“兩會”更是提出了“一季度開門紅、二季度結果好、三季度態勢穩、四季度沖勁足”的明確要求。開局就開跑、起步就沖刺,漳州全力以赴穩增長,保持向上向好勢頭,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努力實現更好更快發展。今年市委市政府作出開展“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攻堅年”活動的部署,與去年相比,多了“攻堅”二字。這意味著任務還很艱巨,舉措還要更實、步伐還要加快、成效還要拓展。一年之計在于春,必須堅持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實,必須堅持項目為王、項目為大、項目為重,必須堅持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提速再提速,升溫再升溫,用火熱的“七比一看”競賽,讓2022年的春天,成為我們從勝利走向更大勝利的新起點。
甩開膀子加油干,加大力氣往前沖,為漳州發展而戰,為漳州未來而戰,聞鼙鼓思良將,以實績論英雄!(章仲平)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漳州2021年GDP預計破5000億 增長8%左右2022-01-06
- 2020年前三季度 漳州GDP3405億元 增長2.8%2020-11-09
- 上半年 漳州位列全國GDP百強第46位2020-09-08
- 上半年 漳州位列全國GDP百強城市榜單第46位2020-09-07
- 上半年漳州GDP正增長 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呈現企穩回升2020-08-04
- 上半年漳州GDP正增長 發展質效持續提升 民生保障向好2020-08-03
- 2018上半年漳州GDP為1606.49億元 同比增長8.9%2018-07-24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漳州海警局開展“暖心湯圓 濃情冬至”活2022-01-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