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心協力做大做強做優“四大經濟” 努力增創發展新優勢 激發經濟新動能
全市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發展推進會召開
數字經濟方面
要圍繞“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重點在數字技術應用上下功夫,充分發揮企業的主動性積極性,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用數字技術賦能漳州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
海洋經濟方面
要堅持陸海統籌、港灣聯動,重點抓好臨海工業、清潔能源、海洋漁業、濱海旅游、港口物流和海洋生態等產業,加快建設海洋經濟強市
綠色經濟方面
要圍繞產業綠色化、生態產業化、能源清潔化、生活低碳化,加快打造生態產業鏈,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將生態優勢變為產業優勢
文旅經濟方面
要做足“綠色、紅色、藍色”三篇文章,擦亮歷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推進文旅、康養融合發展,持續擴大旅游消費
6月16日,漳州市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發展推進會召開。市委書記張國旺在會上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及四場專題征求意見會精神,齊心協力做大做強做優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四大經濟”,努力增創發展新優勢、激發經濟新動能,為加快推動漳州市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市長王進足主持會議。
張國旺指出,發展“四大經濟”,是上級的戰略部署、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是發展的必然要求。漳州自然資源豐富,產業基礎扎實,發展“四大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全市上下要認清發展形勢,堅定信心決心,立足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找準發力點、突破點,加快補短板、鍛長板,持續推動“四大經濟”做大做強做優,著力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張國旺強調,發展“四大經濟”,要突出項目帶動。數字經濟方面,要圍繞“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重點在數字技術應用上下功夫,充分發揮企業的主動性積極性,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用數字技術賦能漳州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海洋經濟方面,要堅持陸海統籌、港灣聯動,重點抓好臨海工業、清潔能源、海洋漁業、濱海旅游、港口物流和海洋生態等產業,加快建設海洋經濟強市;綠色經濟方面,要圍繞產業綠色化、生態產業化、能源清潔化、生活低碳化,加快打造生態產業鏈,推動產業綠色轉型,將生態優勢變為產業優勢;文旅經濟方面,要做足“綠色、紅色、藍色”三篇文章,擦亮歷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推進文旅、康養融合發展,持續擴大旅游消費。要強化產業協同,以實施“千百億產業培育行動計劃”為抓手,推動“四大經濟”相互促進、協同發展,加快打造“9+5”產業集群,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要突出科技創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大財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深入實施“萬才聚漳”行動計劃,為“四大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要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體制機制,凝聚各方力量,齊心協力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各級領導干部要加強對“四大經濟”的學習,努力成為行家里手,為加快漳州市“四大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王進足強調,必須向創新要動力,堅持創新驅動、數字賦能,持續擴規模、抓龍頭、上項目,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延伸拓展產業鏈,不斷增強發展后勁,推動數字經濟實現更大突破。必須向海洋要空間,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以創建福建科技興海示范區為契機,以中菲“兩國雙園”項目為重要載體,加快提升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拓展海洋開放空間,不斷壯大海洋經濟綜合實力,推動海洋經濟實現更大突破。必須向生態要效益,加快推進產業綠色轉型,優化綠色經濟要素保障,健全綠色交易市場機制,持續拓寬綠色生態向綠色經濟的轉換通道,推動綠色經濟實現更大突破。必須向資源要潛能,一方面著眼長遠,加快編制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引導推動旅游產業鏈條化發展;另一方面立足當下,加快策劃推動疫后旅游精品路線,探索旅游消費新模式,努力增加高品質、多樣化的文旅產品和服務供給,推動文旅經濟實現更大突破。
市領導吳衛紅、侯為東、廖卓文、胡棟良、方木榮、蘭萬安、潘全勝、余向紅、林少金、陳躍鴻、盧力、蔡興州,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等參加。會上,省數字辦數字經濟發展處二級調研員陳偉日,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生態學學會海洋生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彬,廈門大學管理學院“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能源經濟與能源政策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福建師范大學旅游學院院長、教授伍世代分別作輔導發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侯為東,副市長余向紅,市政協副主席、發改委主任蔡興州作工作匯報。(閩南日報記者 張俊毅 楊瑞)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國電信快速助力漳州臺商投資區戰疫情2022-06-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