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仁壽縣秦秋香一家三代12人來到東山戰斗烈士陵園,祭掃從未“見面”的親人秦凱。
秦凱曾是第3野戰軍步兵272團2營電話班班長,1953年7月17日在增援東山保衛戰中犧牲。東山縣通過互聯網發出尋親信息后,江西志愿者及當地公益團隊接力尋親,讓秦凱的家人在今年五月得到了秦凱的消息。
今年來,用僅僅不到8個月的時間,東山縣為95位烈士找到了親人;至此,今年漳州市尋親數據再次突破,共尋找到100位烈士親人。尋親工作人員、志愿者、網友們的努力付出,也讓烈屬們備受感動。“我母親過去一說起舅舅就掉眼淚,如今找到了他,總算了卻一段心愿。”秦凱烈士外甥代志建非常激動地對尋親工作人員表達感謝。
由點及面,“互聯網+”尋親舉措遍地開花。今年7月,市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負責人葉琳到東山縣烈士陵園參觀學習,期間特意找到負責人蔡東成,請教為烈士尋親的方法。回來后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她與同事陳泓開始在互聯網發布尋親信息。
沒想到,烈士朱本旺的相關信息很快被江西烈士尋親志愿者看到,志愿者主動聯系上陳泓。僅一周時間,就找到了朱本旺的親屬。“烈士朱本旺的信息,只有籍貫和犧牲時間及部隊。我們也曾發布過尋親信息,但一直沒找到烈屬。”陳泓看來,“互聯網+”尋親的做法為他們日后尋親找到了一條“捷徑”。目前,市烈士紀念設施保護中心已經通過此舉幫助4名烈士找到親人。
“立足社會發展實際,‘互聯網+’尋親機制非常適用于新媒體條件下幫助烈士尋找后人。”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負責人介紹,“互聯網+”尋親的想法,起初源于尋找漳浦籍志愿軍烈士林水實親人。初次嘗試成功后,漳州繼續深耕,從2021年至今,全市共整理發布1500余條烈士消息,發出微信短信4000余條、撥打電話300余個,發出協查函60余份,共涉及25個省市單位,成功為212位烈士找到“回家”的路。
據不完全統計,漳州市現約有3000余名烈士,僅有2000余位留有姓名。而在留有姓名的烈士中,還有許多烈士尚未找到后人。“由于各方面因素和條件限制,許多烈士留存下來的信息很少,而烈士家屬往往只知道烈士犧牲了,但不知道烈士葬于何處,因此無處祭奠。”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負責人表示,當年,烈士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而犧牲;現在,我們也盡力為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
兩年來,漳州尋親工作力度不斷加強。參與的部門從退役軍人工作系統到民政系統,從熱心的尋親社會組織到檔案管理部門,從網絡社交平臺到志愿者協會,他們不辭辛勞、走村入戶、調查取證、信息核對,不斷拓展尋親方法和創新確立烈屬關系證據鏈,深入扎實開展尋親工作。(記者 廖瑜婷 通訊員 戴偉國)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泉州市烈士陵園實行預約祭掃 提文明低碳方式2021-03-22
- 福州:烈士陵園祭掃英烈 英雄事跡代代相傳2018-04-04
- 福州馬尾舉行悼念革命烈士、海戰英烈活動 500多人參加2018-04-04
- 武警某部交通第一支隊三大隊官兵走進烈士陵園緬懷先烈2018-04-02
- 老撾川壙中國烈士陵園修繕工程舉行竣工儀式2017-06-09
- 航拍全國最大烈士陵園 兩萬名烈士安眠2017-04-01
- 閩中烈士陵園內建起信號發射塔 市民覺得很突兀2016-11-02
- 龍海邊防官兵 走進烈士陵園緬懷先烈們2016-08-12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近百萬人次觀看!百威中國聯手東南網接“荔”2022-08-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