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野田疇繪新景,和美鄉村展新姿。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2022年,我市“三農”工作交出“高分答卷”,多項工作位居全省第一,農業農村經濟持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其中,2022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066.35億元,增長4.6%,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89元,增長9.4%,增幅居全省第一位。
深耕“特”字 鄉村產業提質增效
持續做大做強11個優勢特色產業。全市已創建平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和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5個國家農業產業強鎮、1個省級產業強鎮,9個國家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78個省級專業村。新建9個閩臺農業融合發展推廣基地,在全省率先組織推進43個海峽兩岸鄉村振興合作基地重點村建設。去年新增124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成為提振產業、富農強農的重要引擎。
糧滿倉廩 “飯碗”端得更牢更穩
在落實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穩定糧食生產十二條措施的基礎上繼續出臺十五條措施,落實各級扶農惠糧政策資金2.04億元。推廣“菜-稻-菜”水旱輪作、“稻-豆-薯”三季糧作等12項穩糧增收技術模式,帶動全市糧食大面積均衡增產。去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92.83萬畝,總產量41.01萬噸,均比增0.6%,均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指標任務。我市糧食生產播種面積、總產量實現3年連續增長。
內外兼修 鄉村治理“善治”有道
加強城鄉社區民主協商,依托農村綜合服務場所、黨群服務中心等場所,設置1556個民主議事廳,實現全市村民主協商平臺100%全覆蓋。全市1556個村制定村規民約,有效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大力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設,4個村(社區)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推進村(社區)“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全面貫通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網絡平臺。
“你追我趕” 鄉村建設喜報頻頻
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2022年,全市農村建設品質提升年度5類20項重點任務完成投資67.19億元,占計劃的246.87%,年底績效考核排名全省第一。我市成功入選“全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城市”。東山、南靖被評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單位,龍海區被評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全市所有鄉鎮和重點行政村已提前實現“雙千兆”網絡覆蓋。
科技賦能 農業發展“快馬加鞭”
深入開展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新建多個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大力實施種業振興行動,3家企業入選國家種業陣型企業。實施全市農業優新品種推廣行動,新增產值29.04億元。在全省創新開展“深化科技特派員服務百企千村工程”,推動科技特派員全產業鏈服務。創新開展新農人“雙百雙萬”等活動,培育出一批“土專家”“田秀才”。全市累計培育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3017人,約吸納7萬人就業。
深化改革 農村經濟更有活力
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農村集體監管機制,在全國率先推進鄉鎮“三個中心”建設,促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更規范,實現對集體資產資源全覆蓋、全過程管理。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印發全國首張林業地票、全市首張林票,有力破解初次林改時權益未落實和“三權分置”不清問題,走出“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林農變股東”的綠色發展路徑。
☉記者 吳靜芳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泉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突破400億元大關2022-10-18
- 福州農林牧漁增速創十年新高 做大做強一產還需關注三大制約因素2022-02-18
- 福州農林牧漁業總量居全省首位 增速5.3%2021-08-09
- 福州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首破千億元大關 總量及增速均居全省第一2021-01-26
- 前三季度 漳州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居全省第3位2020-11-05
- 上半年漳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336.8億元2020-08-04
- 泉州一季度農林牧漁業產值保持增長勢頭2020-05-07
- 一季度福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174億元 排名全省第一2020-04-26
- 前三季度漳州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超500億元2019-10-29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市普通公路施工標準化觀摩會在福建建工項2023-02-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