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漳州新聞
      分享

      開局即開跑,開跑即沖刺。今年1月底,漳州市錨定建設農業強市目標,聚焦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吹響鄉村振興“十鎮百村”試點示范三年行動的沖鋒號角。各地聞令而動,擂鼓出戰。

      一段時間以來,今年首批13個鄉村振興重點鄉鎮、132個重點村,在“打造漳州特色的鄉村振興示范樣板”賽道上競速馳騁,以“拼”的姿態、“搶”的勁頭、“實”的作風“各顯神通”,爭優爭先爭效。全市已篩選648個項目,總投資6.5億元,截至目前已開工項目500個,占年度計劃總數的77.2%,已完成投資2.57億元,占年度總投資的39.5%。

      深耕“一方水土”

      做好“土特產”文章

      鄉村要振興,產業興旺是根基。鄉村產業發展的關鍵在于用好一方水土。各地立足資源稟賦,因地制宜,整合資源力量,持續深耕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下功夫做好“土特產”文章,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推動農業提質增效,讓農民致富路越走越寬廣。

      “土”即立足本土,用足用好優勢鄉土資源。云霄縣鞏固拓展和平鄉特色枇杷農產品優勢區、下河鄉下河村特色楊桃農產品優勢區等省級特色產業園區優勢,打造產業集群。作為全國著名的“青梅之鄉”,詔安縣把建設青梅現代農業產業園作為促進青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抓手,著力破解青梅種植技術難題,重點謀劃5大工程23個項目。古雷開發區沙西鎮以一樹(榕樹產業)、一湯(院前溫泉)、一山(海月巖景區)、四珍(沙西螃蟹、沙西血鰻、沙西泥蚶、沙西跳跳魚)等特色產業為主攻,力爭打造成古雷港區后花園。

      “特”即突出差異,力求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漳州高新區立足百花村花卉產業,深入實施“福見花木廊”項目,聚力打造全國知名的花木景區產業示范園。漳浦縣溪東村借助科技特派員等力量,育良種、推技術、擴規模、拓銷路、造品牌,著力把一顆“小余甘”做成一片“大產業”。漳州高新區巧山村借“荔”發“力”,引入“冰荔”高優荔枝品種,發動300多戶荔枝果農參與改良項目。平和縣坂仔鎮創新“科特派+科技小院”模式,推動成果轉化和技術示范取得新成效,助力蜜柚產業提質增效。

      “產”即形成產業,在“鏈”上拓展,在“融”上發力。東山縣澳角村依托港口及漁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鄉村旅游、水產品精深加工等產業,推動漁旅深度融合發展。薌城區天寶鎮加快建設“移動智慧菇房”,通過發展食用菌種植特色庭院經濟,推行發展標準化、智能化、設施化的立體庭院種養模式,打造聯農帶農富農示范點。漳州臺商區角美鎮整合文化資源,傾力打造“村村有文化、村村有特色”的“一村一品”文化格局,促進鄉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

      提升“顏值氣質”

      共繪和美宜居鄉村

      鄉村振興“十鎮百村”行動實施以來,按照初、中、高三個版本,各地扎實開展宜居鄉村建設。

      既要“面子”——全面推進“拆舊、拓新、整漂亮”,外在“顏值”不斷刷新;更重“里子”——堅持“留白、留綠、留舊、留文、留魂”,內在“氣質”持續提升。“內外兼修”,步履鏗鏘,一幅幅宜居鄉村新畫卷徐徐展開。

      守住“文化魂”,續寫新面貌。每逢夜幕降臨,龍文區洛濱村的村民們便不約而同聚集到院士文化廣場,或泡茶聊天,或高歌一曲,或聆聽錦歌,或跳廣場舞,讓古色古香的廣場充滿歡歌笑語。這里原本是廢棄的豬圈和舊瓦房,坑坑洼洼,雜草叢生。如今,院士文化廣場建設有院士長廊、清風長廊、黨建長廊等,并植入孝廉文化、家風家訓、學子風采等內容,儼然成了愛國愛黨愛鄉主題教育新基地。

      改造閑置農房,變身“黃金屋”。在東山縣南埔村,原本破舊不堪的老屋被改造成酒吧、書屋、咖啡館、畫室、手工插花室等,古厝換新顏,“文藝范”十足,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這是該鎮用“微改造、精提升”解鎖“宜居密碼”的一次生動實踐。南埔村整合50余棟閑置老屋資源,探索鄉村老舊房屋保護發展新模式,用招募認領方式及五年免租的優惠政策吸引文創青年,發展鄉村旅游新業態,喚醒了“沉睡”的古村落資源。

      盤“活”紅色印記,古村煥發新活力。云霄縣白石村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拆舊拓新工作,因“戶”制宜,利用紅軍井、革命門牌匾等,將紅三團革命史融入墻繪彩繪,打造紅色“微景觀”、軍民魚水情“微場景”,講好紅色故事。

      致力“鄉村善治”

      點亮鄉村振興底色

      近年來,漳州市在積分制、清單制等方面探索創新,開啟了鄉村治理的“金鑰匙”。如今,鄉村治理機制已成、方向已明,以“十鎮百村”行動為契機,鄉村治理工作怎樣破題?農民的積極性如何調動?抓手載體怎么做實?

      堅持黨建引領,激活治理內生動力。華安縣沙建鎮利水村實施“黨建+產業”發展模式,通過組織亮旗幟、黨員亮身份、群眾亮態度,發揮支部帶領、黨員帶頭、能人帶動的作用,發展1102畝梔子葉產業園、1250畝野生紅菇林和1800畝平湖,逐漸走出了“三亮三帶三千畝”的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子。南靖縣推行“四門四訪”制度,全面推進黨委政府主導、信訪部門主抓、社會力量參與的“信訪評理室”機制建設,健全鄉村矛盾糾紛調處機制。“有事說說、沒事轉轉”“坐一條板凳交心、喝一壺茶水聊天”,正在成為當地不少百姓的新日常。

      強化科技賦能,推動鄉村“智理”。為解決鄉村服務“點多、面廣、事雜”等痛點,漳浦縣東厝村打造集黨建黨務、環境整治、村民服務等為一體的“5G+數字鄉村云平臺”,推進鄉村治理數字化。村民只要打開手機APP,即可隨時隨地參與村務管理。在此基礎上,該村成立村級鄉村振興人才驛站,常態化開展農技農務、直播帶貨等技能培訓。長泰區巖溪鎮依托“云上巖溪”“村村享”等平臺,搭起便民服務橋梁,讓黨員干部從坐等群眾“找上門”轉變為主動“走農門”。

      用好鄉賢能人,匯聚“賢”力量。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漳州市匯聚鄉賢力量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方案》,挖掘鄉賢資源,壯大鄉賢隊伍,吸引鄉賢回鄉創業,組織引導鄉賢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建言獻策、創新創造、服務社會、促進和諧等積極作用。截至2月底,全市摸排鄉賢累計11965人;薌城區浦南鎮、龍文區郭坑鎮、平和縣小溪鎮、國強鄉等4個鄉鎮已成立鄉鎮級鄉賢促進會,長泰區霞美村等70個村成立村級鄉賢促進會。

      開展靶向清理,守牢鄉村“家底”。“三資”清理是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推進增收、富農強村的重要途徑和抓手。龍海區全面開展清產核資工作,整合“三資”管理問題,開展靶向整治。該區還強化村民小組財務監管,探索建立“組財明管、組賬村管、組務鎮督”三級管控機制。(閩南日報記者 吳靜芳)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v乱码| 亚洲三级高清免费|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视频| 456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免费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视色|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亚洲精华液一二三产区|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一区精彩视频| 国产人成亚洲第一网站在线播放| jlzzjlzz亚洲jzjzjz|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91亚洲va在线天线va天堂va国产|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麻豆|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卡一卡二卡乱码新区|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 亚洲欧美在线x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