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創建工作中,漳州市立足“山區與沿海、城市與農村”結合版定位,運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核心技術,強化政府社會治理職能,完善“云端指揮”體系,研發上線“平安漳州e家”小程序,構建一套“自下而上”網格事件閉環辦理流程,全力打造“大家參與、共同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政府搭臺 政法主導聯通“線上線下”
我市堅持市域統籌,動員全域力量,整合多方資源,整體推進工作。在每年打造社會治理智治平臺的基礎上,配套上線“平安漳州e家”小程序,貫通線上線下“點對點”事件辦理模式。
打通數據匯集端口,市政府將“平安漳州e家”建設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依托“城市大腦”建設,構建覆蓋全域、統籌利用、統一接入、服務靈活的數據資源共享體系。
明確部門進駐職責。橫向上,市政府以推進“平安漳州e家”落地為抓手,統領全市各部門開展“部門進駐、服務進門、治理進階”行動,實現社會治理數據共享,線上線下、網絡網格全面融合。縱向上,縣(區)、鄉(鎮)強化綜治中心社會治理功能,推行“集中辦公、集約管理、集成服務”的運作模式,建立“中心吹哨、部門報到”制度。
賦予指揮調度權限。市本級整合城管指揮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實體化運行以“平安漳州e家”為基礎平臺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同步投入市、縣(區)、鄉(鎮)三級聯動指揮體系。
部門協同 街鄉主戰保障“快辦快結”
我市積極運用“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經驗做法,通過“平安漳州e家”指揮體系,有效調動市域內各類社會治理資源。
指導部門權限下行。通過立法、指導性意見等方式推動權力和資源等向下移動,解決基層治理體系中權力配置和權力關系問題。
推動街鄉增權賦能。推動鄉鎮(街道)綜合行政改革,組織開展“屬地管理”事項責任清單編制工作,幫助厘清縣級部門與鄉鎮(街道)的職責邊界。
暢通協調聯動機制。在市級層面,結合法治政府建設,全面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實現綜合行政執法“一網調度、一網辦理、一網考核”,解決多頭執法、多層執法、重復交叉執法問題。在縣(區)層面,推動鎮、村兩級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深化數據共享和創新應用,實現街道、社區、小區、網格、樓棟五級精準信息管理。
平臺預警 網格主防助力“聯調聯解”
我市依托“平安漳州e家”平臺打造“共享民意”系統,建立民情管理中心,實現“小網格、大調解”。
完善平臺流轉機制。市公安局110接處警平臺與“平安漳州e家”建立完善的矛盾糾紛雙向流轉機制,疏導化解社會矛盾“第一道防線”作用凸顯。
整合網格調解資源。針對矛盾糾紛成因復雜、性質多樣的特點,由當地黨委政府牽頭,形成“網格員+專職調解員+法官+警官+司法助理員”五員聯動的四層級漏斗式糾紛過濾網。
搭建多元解紛平臺。市政府牽頭成立“漳州市多元解紛平臺”,聚集市司法局、市民政局等市直單位的行業調解力量,推進行政、民商事糾紛等訴源治理、訴調對接,實現解紛端口前移。
流程再造 效率主領溫暖“薌里薌親”
我市以打造全市最大的政務服務平臺為目標,不斷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將民生服務事項最大限度下放到鄉鎮(街道)、村(社區)。
讓事件處置快起來。市政府統籌路安、食安、衛安等監管職能,依托地下病害體數據庫、“一品一碼”溯源系統等建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系統,構建公共安全風險源頭治理體系。
讓群眾自治活起來。把“薌里薌親”App與“平安漳州e家”深度融合,先后培育出“東岳阿姨”“古城厝邊”“龍溪獵鼠隊”等具有鄉土特色的“民間110”志愿隊伍。
讓政務服務優起來。推動“平安漳州e家”與“漳州通”等市級政務服務平臺同步鏈接。按照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民化”要求,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有效提升營商環境服務水平。⊙記者 許意斌
責任編輯:莊婷婷
- 金融助推對蝦養殖 掀起鄉村振興浪潮2023-06-29
- 漳州市望湖小學施教區劃定 可提供1620個學位2023-06-21
- 福建省委書記周祖翼赴漳州調研2023-06-10
- 漳州:“雙向奔赴” 土地出讓更“有戲”2023-06-07
- 讓“漳州之聲”奏鳴全球2023-05-29
- 福建漳州首個臺灣同胞聯誼會客廳揭牌2023-05-26
- 長泰經濟開發區:空間再造 產業煥新2023-05-22
- 福建省特檢院漳州分院:靠前服務 助力重點工程建設2023-05-18
- 關于漳州月港大道(原省道208線)海澄鎮施工路段交通管制的通告2023-05-12
- 漳州首季向上爭取資金 實現兩位數增長2023-05-11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打造“鮑之家”品牌,專業賦能助力福建鄉村振2023-07-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