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入園投產納規的中小工業企業,給予入駐首年度50%、第二年度30%實際支付租金補助。
●入園后年度營業收入首次超過1億元、3億元、5億元、8億元的園區工業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20萬元、30萬元、40萬元一次性獎勵。
●在省級及以上工業(產業)園區落地,并按投資協議約定如期投產的省級以上重點園區項目,最高獎勵1000萬元。
●園區內省、市級工業龍頭企業及獲評“畝均論英雄”A類企業實施的技改項目,單個項目最高補助1000萬元。
近日,漳州市出臺鼓勵企業入園進區增產增效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全面提升漳州市標準化工業(產業)園區發展水平。
當前,園區已經成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企業入園進區優勢明顯,園區標準廠房整體規劃,統一政務服務和管理維護,便于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推進整體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不僅有效降低企業生產要素成本和物流成本,更有利于促進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市工信局產融科邱長勇科長介紹,長期以來,各地一些企業由于搬遷成本、入園門檻等原因不愿入園進區發展,為破解企業“入園難”的困境,漳州拿出“真金白銀”,從新入園減免租金、提高新入園企業獎補額度等方面鼓勵幫助企業順利入園。
新入園,企業即可享受“低租金、高獎補”政策。對新入園投產納規的中小工業企業,給予入駐首年度50%、第二年度30%實際支付租金補助。與此同時,對新入園且獲評省級及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稱號的,在現有獎補資金基礎上疊加20%獎勵;入園前獲評的給予20%的補差獎勵。
入園后,支持企業做大做強、落地投產。對年度營業收入首次超過1億元、3億元、5億元、8億元的園區工業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20萬元、30萬元、40萬元一次性獎勵。在省級及以上工業(產業)園區落地,并按投資協議約定如期投產的省級以上重點園區項目,最高獎勵1000萬元。
《措施》提出,要鼓勵園區企業升規納統、改造升級、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綠色發展。升規納統方面,對新增、新上規模工業企業,分別一次性給予35萬元、25萬元獎勵。改造升級方面,對實施省、市級重點技改項目的入園企業,單個項目最高補助500萬元;其中,園區內省、市級工業龍頭企業及獲評“畝均論英雄”A類企業實施的技改項目,單個項目最高補助1000萬元。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方面,對獲得國家級、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優秀場景認定的園區內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50萬元、50萬元、30萬元。園區內公共信息技術服務平臺,最高補助50萬元。園區內企業購買云服務,最高補助20萬元。綠色發展方面,年節約200噸標準煤及以上的節能改造項目,最高獎勵800萬元;節能新技術新產品應用示范項目,最高獎勵30萬元;對獲評國家級、省級的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20萬元;對生產產品列入國家綠色設計產品的園區內企業,每項產品給予5萬元資金獎勵,單家企業當年度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50萬元。
《措施》還就園區發展進行了明確。要優化園區產業結構,對新增納入省級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報庫且其工業戰略性新興產品年度產值占該企業總產值比重達到90%的園區規上工業企業,最高獎勵100萬元。要支持園區企業集群發展,對新獲評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工信部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園區,由市級財政分別給予屬地財政200萬元、500萬元一次性資金獎勵,專項用于培育該特色產業集群的相關活動開支、政策兌現等。(閩南日報記者 廖瑜婷 通訊員 戴淋津)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廈門思明區支持企業增產增效 最高獎700萬元2021-06-04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市城管局持續深入推進燃氣安全隱患排查整2023-09-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