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區變化挺大的,住在這里感覺越來越舒心了!”近日,談起小區生活環境的變化,漳州高新區顏厝鎮龍江新苑的居民們臉上不由得洋溢出笑容。居民們說,安置小區能大變樣,多虧了幾個村聯建的村集體物業管理公司,為居民們解決許多難題。
龍江新苑小區為福建省目前最大的棚戶區改造項目,總建筑面積達74.7萬平方米,整體地下室16萬平方米,38棟24-33層高層住宅,可滿足5033戶居民的安置需求。目前常住戶已超5000人,涉及15個行政村涉遷農戶安置,村情、民情多樣,基層治理難度大。
“最不能忍受的是小區里面還有蛇,特別嚇人,我們晚上的時候都不敢下樓散步。”家住龍江新苑的洪大媽說,之前小區里雜草叢生,生活垃圾堆積,導致眼鏡蛇、蟒蛇、老鼠等動物頻繁出現,曾經在小區抓到過一條20多斤的大蟒蛇。
同時,小區大門口隨意擺攤的問題也給居民帶來困擾。許多居民表示,小區大門口本來很寬敞,硬生生被各種攤位擠壓得只剩一條小道,車子出入越發困難,一不小心就容易剮蹭車身、傷及路人。
如何化解小區治理“頑疾”,打造居民滿意小區?今年6月份,顏厝鎮黨委在安置小區實施以近鄰黨建引領安置小區物業管理模式,堅持“黨建引領、機制創新、服務為主、多方聯動”的原則,形成“村干部帶頭、黨員示范、村民參與、業主受益”的村級紅色物業管理模式,旨在解決片區開發后農民集中安置小區管理“老大難”問題,積極推進“農村向城市,農民向市民”的轉變。
據了解,龍江新苑小區新成立的漳州市新苑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是由田址村牽頭成立的集體經濟合作社領辦,公司總投資200萬元,法人代表由田址村黨委書記、龍江新苑近鄰黨委書記洪炳森擔任。涉遷村中安置面積較大、戶數較多的田址、丹州、洪塘、宅前、上洋、石牌、下宮等7個行政村分別成立集體經濟合作社入股該公司,股權分配按各村安置套數比例分配,其中田址27%、丹州26%、洪塘15%、宅前13%、上洋8%、石牌6%、下宮5%。
為解決小區村(場)、物業“兩張皮”的問題,物業公司與小區黨組織實行“交叉任職”,小區近鄰黨組織書記兼任物業公司執行董事,入股村書記到物業公司任監事兼任近鄰黨委會委員。同時探索在職黨員“雙報到”機制,明確由鎮班子成員掛鉤小區,就地整合駐村工作隊力量,探索在職黨員“雙報到”機制,推行“居民點單、網格(樓棟)收單、小區派單、鎮村黨員接單”工作機制,引導鎮村在職黨員在信息收集、矛盾化解、文明引導等崗位上主動作為,凝聚基層治理“機動”力量,為基層治理“盲區”補位搭臺。
有了新物業的龍江新苑小區面貌煥然一新,晚間的小區樓下熱鬧非凡,散步和跳廣場舞的人越來越多,蛇不見了、路面平整了、衛生環境更好了,小區實現人車分流,停車亂象緩解了……長期困擾居民的煩心事,如今正一件件得到解決。
值得一提的是,小區門口隨意擺攤問題也得到有效解決,新苑物業公司在小區附近巧妙地規劃建設了一個臨時農貿市場,將攤販們集中一起有序經營,既解決攤販亂擺攤占道問題,也方便居民消費購買。物業公司還投資60萬元在小區三個園區各新建電影放映廣場、健身器材、涼亭等設施,成為小區居民文娛休閑活動好去處。此外,在知園投資新建一個標準化籃球場地,方便了小區籃球愛好者,也進一步推進全民健身運動發展。
“村里創辦物業公司不是為了賺錢,重點在于提升小區的居住環境,讓居民住得安心。”洪炳森告訴記者,小區居民戶均約三套房子,根本住不完,小區環境變好,口碑提升,房子能賣個好價錢,這也變相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實打實地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據悉,目前龍江新苑小區二手房均價將近7000元每平方米,比之前漲了2000元以上。
顏厝鎮黨委通過黨建引領,創新探索的“行政村+合作社+物業企業”運作模式,使一批群眾急難愁盼的突出問題得到解決,充分實現了基層黨建、物業管理服務和社會治理的“同頻共振”。下一步,顏厝鎮將繼續打造“紅色物業”黨建服務品牌,努力為社區居民提供有溫度、有感情的服務,不斷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記者 王煒藝 通訊員 朱日倢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女子花7萬撿漏買下一套房 50平安置小區距地鐵站約1公里2023-02-07
- 漳州通源片區01地塊安置小區7月底有望竣工2022-06-27
- 安置小區的困擾與出路:亂象多發 一次次勸阻難根除2019-04-16
- 平潭安置小區選房有序進行 安置戶現場“淘房”2017-03-14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角美角海路一段路面塌陷2023-12-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