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漳州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爐,聚焦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以下統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發展,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升專項行動計劃。
《方案》提出,2024年,新認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0家以上和評價創新型中小企業100家以上;認定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1個以上。到2026年,力爭培育有效期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0家以上、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30家以上、創新型中小企業510家以上,認定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5個以上,培育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
梯度培育優質中小企業
按照“儲備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則,構建梯度培育體系,建立健全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庫。對獲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50萬元、20萬元;對順利通過復核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和5萬元。對新入工業園區且獲評專精特新“小巨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的,在現有獎補資金基礎上疊加20%獎勵;入工業園區前獲評的給予20%的補差獎勵。
打造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圍繞產業鏈培育一批產業定位聚焦、配套設施齊全、運營管理規范的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暢通集群協作網絡,增強專業配套能力,提升集群主導產業優勢。深入開展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調研,明晰產業發展路徑。對新獲評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園區,由市級財政分別給予屬地財政200萬元、500萬元一次性資金獎勵。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聚焦工業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與高校、職業院校、行業協會對接合作的長效機制,推動共建實習實訓基地、技術技能創新平臺等。推動實現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全覆蓋。引導中小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中小企業規范管理、創新轉型,增強發展后勁。
精準提升服務水平
結合“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活動,開展“服務提質增效 加減乘除助千企”行動,匯聚服務資源,創新服務方式,增強服務能力,加強服務協同,因地制宜打造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特色品牌。開展“惠企政策進百園入萬企”活動,做好惠企政策匯集解析、宣傳解讀,開展典型宣傳,樹立典型標桿,推廣培育經驗,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社會營造支持優質中小企業發展的濃厚氛圍。
開展幫扶助企活動
健全“黨企新時空·政企直通車”服務平臺,優化平臺運營機制,落實“首辦負責制”。深化“千名干部掛千企”活動,為企業提供“媽媽式”服務。深入開展“專精特新八閩行——漳州站”活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入企面對面”實地走訪活動,加強精準服務,及時為企業排憂解難。
加快推進智改數轉
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建設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申報智能制造優秀場景。打造一批省級產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培育一批面向中小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解決方案提供商,打造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輕量化、精準化的數字化系統解決方案和產品。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加快培育一批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和5G全連接工廠,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化轉型典型模式。
助力企業市場開拓
引導優質中小企業入駐省工業企業供需對接平臺,助力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鼓勵大企業先試、首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產品,發揮政府采購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產品迭代應用作用。持續深化產融合作,推動金融機構與企業(項目)精準對接。組織開展企業融資“白名單”工作,用好政策性融資擔保政策。加大信貸支持,引導金融機構通過福建“金服云”平臺和漳州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高效對接企業融資需求,精準提供信貸支持。健全政銀企對接常態化機制,提高企業融資獲得率。(閩南日報記者 陳志榮 許意斌)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泉州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去年比增超三成2024-01-29
- 廈門:到2025年 新增專精特新企業110家2024-01-18
- 漳州市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獲“國字號”榮譽2024-01-16
- 廈門征集第一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企業2023-12-04
- 廈門新增一國家級中小企業產業集群2023-10-26
- 全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福州2個上榜2023-10-22
- 2023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出爐 福建再添6個“國字號”集群2023-10-22
- 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連續三個月上升2023-09-11
- 167家廈企擬認定 年度成長型中小企業2023-09-06
- 廈門入選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2023-08-31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市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 魏東作政府工2024-01-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