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漳州高質量發展的脊梁。
一組數據見證漳州工業的發展成就。2023年,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5.6%,制造業投資增長18.3%,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二;工業投資增長18.2%,技改投資增長17.4%,全市工業用電量200億千瓦時、增長7.1%,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三。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漳州以“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和“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提升年”活動為抓手,全力以赴穩運行、建集群、促轉型,聚合澎湃之力推動全市經濟列車行穩致遠,全市工業經濟保持穩中向好、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
放眼龍江大地,工業發展春潮澎湃。日新月異的工業園區、落地生根的重大項目、高技術含量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處處涌動著蓬勃的朝氣,一幅推動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工業畫卷徐徐展開。
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
經濟發展質效齊升
走進漳州市龍文區恒麗鐘表工業園,一座巨大的時鐘燈塔矗立在“月港碼頭”廣場上。海絲鐘表博物館里各式各樣的掛鐘、懷表、腕表等令人目不暇接。生產車間內,機芯組裝、真空試漏、FQC檢驗等生產工序有條不紊。
在漳州,指針描繪著這座城市的嘀嗒心路,記錄這個時代的流轉變遷。
漳州是全球最大的中端石英鐘表生產基地,形成了鐘表業“全國最大產業集群、完整產業鏈、唯一產業集群品牌”等三大特色。2023年1月,工信部公布2022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其中漳州市龍文區石英鐘表產業集群成功上榜,
成為漳州市首個獲評的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實現了該項目零的突破。2023年10月,恒麗鐘表工業園獲評2023年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為漳州首家。
去年,漳州鑄鏈條建集群,聚焦企業培育,著力優增量、擴總量、激活力、提質量,產業能級不斷躍升,市場主體提質擴容,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支持企業開拓市場、完善產業鏈,漳州實施產業集群培優扶強專項行動,完成“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規劃中期評估,編制《漳州市主導產業發展研究報告》,舉辦“十產百場”產業鏈“手拉手”對接活動超100場次。漳州市龍海區休閑食品產業集群等3個集群新獲評福建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龍海、東山、詔安入選2023中國預制菜產業基地百強;古雷石化園區入圍2023化工園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30強。成立漳州市建材與建筑產業發展促進會、木材加工與家具制造產業發展促進會,發動企業參加世界航海裝備大會、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等,暢通產業循環。制定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民企對接行動方案,建立“七個一”工作機制,開展“一季一主題”招商,民企“三率”均居全省前列。
企業是經濟的基本細胞,企業興則經濟興。漳州著力聚焦企業培育,舉辦中國專精特新企業漳州行活動,在全省率先開展制造業企業質量管理能力評價試點。龍頭企業精心培育,印發《漳州市工業龍頭企業評估發布管理暫行辦法》,新培育省級工業龍頭企業5家、市級工業龍頭企業35家,三寶集團首次榮登2023“中國企業500強”。推進“個轉企”“小升規”,全市培育新增新上規模工業企業351家,其中,新增企業數108家,新增數居全省第一。創新平臺加速集聚,新認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2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2家,培育省技術創新重點攻關及產業化項目3個,獲評省級產業領軍團隊1個。
項目引領轉型升級
鑄就發展新動能
寒冬時節,穿行于全市重點項目建設現場,項目如歌,發展如潮。總投資約448億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項目正在有序推進,聯盛林漿紙一體化項目一期生產線順利投產……處處涌動著“緊起來、快起來、跑起來”的奮斗激情和澎湃活力。
梳理經濟發展的成果,既要觀“形”,也要察“勢”,既要看量的積累也要看質的突破。2023年,漳州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一系列“進”的勢能在奮力突圍、成長壯大,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
“進”,積蓄在產業聚變的強大后勁中——
漳州建立重點工業項目市縣聯合和項目接續儲備機制,實行投資億元重點工業項目掛鉤幫扶制度,扎實推進中沙古雷乙烯等一批工業投資項目建設。重點跟蹤擬投產重點工業項目建設進度,推動聯盛林漿紙一體化等532個工業項目順利投產。我省一次性投資最大產業項目古雷煉化一體化二期正式列入國家石化產業規劃布局。去年1至12月,全市新增入庫包括總投資57.7億元的福海創300萬噸/年精對苯二甲酸項目在內的制造業投資項目894個,總投資1559.07億元。
“進”,呈現在產業升級的不竭動能中——
漳州著力抓好賦能升級,新舊動能加快轉換。著力畝均效益,力促工業用地提質增效。印發《漳州市低效工業用地認定與處置指南》《漳州市“畝均論英雄”結果運用實施辦法》,全市累計369家次企業實施工業用地提質增效。
著力融合發展,力促數字轉型蹄疾步穩。省級數字化轉型現場會在漳州舉辦,同步召開市級現場會3場。出臺《漳州市工業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關于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的七條措施》等政策,部署完成二級節點基礎平臺,開展企業數字化診斷服務超1400家。新入選2023年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4家,入選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2家。
著力改革創新,力促“竣工即投產”和漳州“工業大腦”先試先行。制定《漳州市工業投資項目“竣工即投產”改革實施方案》,提速項目并聯審批。完善漳州“工業大腦”平臺,研發移動端,初步建成“一中心一平臺兩應用”并上線試運行。
著力節能降碳,力促綠色制造轉型升級。推動10家企業(園區)列入國家級綠色制造單位名單、17家列入省級名單。全年驗收省級節能改造項目12個,完成節能監察45家。
以營商環境之“優”
支撐經濟發展之“穩”
枝繁葉更茂,巢暖鳳爭棲。氣勢如虹的漳州工業經濟發展勢頭,離不開持續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家最有發言權。在福建傲農集團車間,機器人正揮舞機械臂,對飼料成品按照程序進行打包、縫包,全程均無人工操控。“當地政府在財政資金支持、稅收優惠、金融扶持、人才培養等方面,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企業負責人介紹。
漳州著力助企紓困解難,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扎實開展“千名干部掛千企”幫扶,開展復工大走訪、6月集中服務月、季度問卷調查等活動。去年,全市2157名掛鉤干部共掛鉤企業3012家,入企走訪服務18933家次,協調解決問題1361個。提升“黨政新時空·政企直通車”服務水平,全年受理企業信件1894件,辦結率、滿意率均為100%,并推動11個縣(區)均建成“政企直通車”平臺。漳州市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獲評2023年度“全國優秀基層中小企業公共服務機構”。
賦能民營經濟穩健發展。設立“漳州企業家日”,開展“四個一”系列活動,評選全市“突出工業、突破工業”十件大事,提振企業發展信心。深化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臺建設,累計推動30個部門上線127個政策,累計兌現資金2.84億元,惠及企業超1.5萬家次。
凝聚偉力再出發,接續奮斗譜新篇。2024年,新的發展藍圖已徐徐展開,漳州將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在新征程上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推動工業經濟行穩致遠,為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城市鑄就工業脊梁。(記者 李立平 通訊員 陳偉坤)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市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 魏東作政府工2024-01-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