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區兩級“生態警務·人大代表聯絡站”日前在漳州古城人大代表工作室正式啟動。這是我省首個“人大代表+人民警察”生態警務共建平臺,未來雙方將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與公安機關職能作用,通過定期會商、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等方式,共同破解基層生態和社會治理工作痛難點,攜手助推生態文明建設和法治建設,為漳州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人民’二字,是‘人大代表+人民警察’生態警務共建機制形成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生態’為抓手打造共建平臺,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一次具體探索和實踐。”在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秘書長歐陽元成看來,“生態警務·人大代表聯絡站”既是人大代表和人民警察的履職平臺,也是人大機關和公安機關的交流協作平臺、助力全市環保和法治中心工作的服務平臺,不論是通過平臺開展專題調研、專項監督還是法治宣傳教育,都是圍繞察民情、匯民智、解民憂而展開,努力將人民在選舉過程中得到的莊重承諾轉換成社會治理的具體措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
走進位于漳州古城博愛道的市、區兩級“生態警務·人大代表聯絡站”,正面墻醒目位置懸掛著人大代表聯絡站工作制度、接訪流程等相關規定,側面墻清晰展示駐點的18位省、市、區級人大代表姓名、照片、職務和聯系方式,并附有代表輪值安排表。在墻柜處整齊羅列代表接訪登記表、代表履職活動表、代表意見建議登記表、聯絡站建設信息等臺賬。
市民要如何通過“生態警務·人大代表聯絡站”,參與到漳州市具體生態環保治理工作中?“生態警務·人大代表聯絡站”負責人、市人大代表、漳州家居商會會長石亞明表示,每周一至周五,駐點人大代表將劃分成若干個服務專班輪流接訪,為前來提供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建議和線索的群眾提供一對一服務,協調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并及時將相關有效線索反映至市公安機關、協助開展生態聯合執法行動。在每月10日的群眾接待日當天,市公安局生態警務專班將派員前往聯絡站,與駐點人大代表一起面對面接受群眾的問詢和意見建議。
聯絡站門口的“群眾意見建議收集信箱”,紅底黃字格外醒目。工作人員每日會匯總整理群眾來站反饋的信息并及時核實處理。在“線下”問題日產日清的同時,積極拓展“線上”渠道,通過官方微信和聯絡群等廣泛征集有關漳州市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建議和線索,并發動會員企業中的人大代表積極通過各自企業網站、視頻號等平臺和渠道,廣泛宣傳生態保護相關法律法規,搜集各行業相關生態問題線索和意見建議,及時向公安機關反饋社會關切和公眾意見。“未來我們還將繼續完善聯絡站的相關線上平臺和App建設,讓市民反映問題可以少跑腿、零跑腿。”石亞明說。
“人大代表+人民警察”的聯動模式,既能聚焦群眾關注的生態問題進行快速反應,有效預防和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領域的違法犯罪行為,又能聚焦陽光執法,充分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共同維護生態安全和社會穩定,可以說這個創新機制將生態執法中人民的力量發揮到極致。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支隊長林偉斌說,作為公安機關實施新型生態警務的牽頭部門,進駐“生態警務·人大代表聯絡站”后不僅要定期向聯絡站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執法情況和典型案例,還要接受群眾監督,對人大代表提出的監督改進意見進行認真研究,并及時反饋處理結果。同時,市區兩級公安機關將與人大代表聯絡站聯合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調研活動,共同研究解決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并且每年至少召開一次聯席會議,總結合作成果、規劃下一步合作計劃,未來還將探索結合全國生態日等重大時間節點開展各類生態執法主題活動,讓人民群眾有機會近距離體驗生態警務執法過程。
“生態警務·人大代表聯絡站”是直通車、連心橋,讓更多優秀的生態監督員和環保智囊團參與進來。“我們要爭取把這一‘首創點’打造成為‘標桿站’,用‘人大紅’和‘警察藍’共同守護好‘生態綠’,讓人民群眾共享生態紅利。”林偉斌說道。(記者 蔡柳楠 通訊員 黃凌宇)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漳州2地入選全國“避暑消夏好去處”2024-08-16
- 漳州中藥炮制,老手藝煥發新活力2024-08-15
- 漳州:“姐妹花”等車遇暴雨 高速人暖心伸援手2024-08-14
- 漳州:隧道內貨車自燃 多部門合力撲救2024-08-14
- 漳州優化城市既有住宅 增設電梯工作2024-08-13
- 福建漳州:“漳臺一家,揚帆追夢”臺灣高校青年實習結營2024-08-09
- 漳州公開征集農業項目專家庫專家2024-08-08
- 漳州新增三家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2024-08-07
- 漳州:提升質量標準 助力“兩新”行動2024-08-07
- 漳州籍運動員邱祺緣奧運摘銀2024-08-05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龍海:路上這個坑 真的很“坑”人2024-08-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