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則人才興,人才強則產業強。近日,漳州市出臺《漳州市加快“新農人”隊伍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聚焦漳州市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方案指出,鼓勵、支持和引導更多“新農人”投身鄉村振興,力爭每年新增“新農人”9000人以上,到2027年全市“新農人”隊伍達9萬人以上。
近年來,漳州堅持“需求導向、產業主線、分層實施、全程培育”的原則,加快“新農人”隊伍建設,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副產品有效供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有力的人才支撐。
根據方案,漳州市將從構建孵化成長平臺、拓寬創新創業領域、強化發展用地保障、強化素質能力提升、提高服務供給水平、加強組織保障等六個方面,提出具體措施,持續賦能“新農人”隊伍建設。
其中,在構建孵化成長平臺方面,以長泰區“新農人”協會為借鑒,支持鼓勵各縣(區)成立“新農人”協會,充分發揮協會橋梁紐帶作用,引導“新農人”抱團發展、協作發展、互補發展,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培育“新農人”創新創業平臺,借鑒東山縣謝謝里“新農人”部落的做法,支持各地盤活農村閑置土地、房屋等資源,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服務,打造人才集聚的創新創業平臺,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鄉村民宿、文化創作、休閑康養、直播帶貨等新模式、新業態。
同時,發揮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及臺灣農民創業園作用,加快培育一批從事鄉村特色產業的科技型“新農人”,吸引更多臺灣“新農人”在轄區內鄉村創新創業。漳州市還將實施鄉村工匠培育工程,利用大師講習所、名師工作室、鄉村工匠工作站等,孵化一批技能型、工匠型“新農人”。
在拓寬創新創業領域方面,漳州市鼓勵“新農人”參與鄉村發展建設,支持參與鄉村治理。健全聯農富農機制,探索“新農人+基地+農戶”“村集體+新農人+農戶”等合作模式,通過技術入股、訂單收購、收益分紅等方式,與農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
“新農人”培育是一項公益性、基礎性、長期性的事業。近年來,漳州通過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訓工程,全方位、訂單化開展“新農人”培育,千方百計吸引各路人才“出城進村”“上山下鄉”,讓“新農人”在龍江大地上“留得住”“扎得穩”“走得遠”。
以產業為導向,因“才”施教。多年來,漳州把高素質農民培訓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納入人才工作重點任務清單,全面摸底造冊入庫,根據不同縣域、不同主導產業要求,確定培育專業及培育對象。在培訓中,加強現場實踐,突出實戰導向,把課堂設在田間地頭,并組織學員赴廈門、泉州、三明等地開展實踐教學,為“新農人”精準“喂料”、靶向施策,滿足農民多元化、個性化、實用化學習需求。
去年,漳州市進一步延伸教育陣地、提升培訓質效,以“優質課程提素質,科技賦能興產業”為主題,在全省首創推出高素質農民培訓優質課程系列短視頻。邀請“新農人”擔任“田秀才”“土專家”,參與制作科普培訓課程短視頻,方便農民更加靈活地開展線上學習與交流。
在本次《方案》中,同樣強調要強化素質能力提升?!斗桨浮诽岢?,強化職業技能提升,強化參加學歷教育。漳州市將繼續統籌各類培訓資源,結合高素質農民、農技推廣“雙百計劃”、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等培訓,針對“新農人”需求開設實用性課程,提升培訓實效。用好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專項比賽、創業大賽等平臺,通過以賽代訓、以賽促學,提升“新農人”技術技能水平。實施“學習圓夢”素質提升行動,依托涉農大專院校,為在鄉返鄉創新創業農民提供學歷教育。
此外,根據《方案》,漳州市將落實高層次人才待遇。實施高層次人才認定和支持辦法,經認定符合條件的“新農人”,按規定給予相應支持,并納入人才引進政策獎勵和住房補貼等范圍。支持符合條件的返鄉入鄉企業技術技能人才、經營管理人才,按規定參加職稱評審或各類重點人才選拔培養。(記者 吳靜芳 通訊員 鄒建周 阮方芳)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新的重要增長極——訪全國人大代表、漳州市委書記王進足2025-03-07
- 品種豐富價格合理 漳州春菜爭“鮮”上市2025-03-05
- 漳州出臺網約車司機“關愛12條”2025-03-04
- 臺灣青年赴漳州觀影《哪吒2》 盼早日在臺上映2025-03-03
- 漳州出臺措施關愛網約車司機群體2025-03-03
- “小洱海”走紅 “平替旅游”風也吹到了漳州2025-02-28
- 漳州確定40個市級“重中之重”項目2025-02-28
- 福建漳州:香蕉海生態公園內蕉綠映花紅2025-02-28
- 漳州烘焙企業共筑食品安全新防線2025-02-26
- 2024年漳州市出口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同比增長56.5%2025-02-26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臺商投資區:畝均論英雄 寸土生寸金2025-03-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