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庭院,不僅是生活棲息地,而且是增收致富園。近年來,漳州市立足本地特色,創新設計“一房一坊一宿一站一店”五種庭院經濟發展模式,聚焦盤活農村住宅院落“閑置空間”“閑余勞力”“閑散時間”,推動庭院經濟規?;?、產業化、市場化、品牌化發展。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庭院經濟”。早在2022年11月,我省出臺的《關于鼓勵引導農村地區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的實施意見》中便提到,“到2025年,全省庭院經濟發展形成一定規模,產業類型豐富,產銷銜接順暢,品牌效益顯現”。
有了政策的支持和產業發展的基礎,漳州庭院經濟發展勢頭更加強勁。記者從漳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截至目前,漳州市薌城區、長泰區、云霄縣、平和縣、南靖縣等5個試點縣共投入庭院經濟發展資金2400萬元,支持66個行政村發展庭院經濟,帶動1486戶農戶發展庭院經濟,每戶農戶每年平均可增加家庭收入3萬多元,每村每年平均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多元。“小庭院”正在譜寫致富增收的“大篇章”。
古厝煥新顏 有美景更有“錢”景
“這道菜里的香料來自我們庭院的百草園,您嘗嘗看是不是有獨特的香氣?”近日,在漳州市東山縣樟塘鎮南埔村的“51號燈塔”文創空間里,店主鐘楚佳正熱情地向游客介紹著產品。這座由百年古厝改造而成的文創空間,正是當地大力發展庭院經濟的生動縮影。
不久前,福建省鄉村振興局公布的2024年度50個和美鄉村建設典型案例中,鐘楚佳的這座庭院榮獲了“美麗鄉村庭院”稱號。誰能想到,兩年前這里還是一處破敗的老厝。2022年7月,在村委會“古厝認領”機制的推動下,“新農人”鐘楚佳和方麗玲將這座閑置老宅改造成了集手沖咖啡、文創產品、閱讀空間于一體的復合型文創空間,實現了從破敗老厝到美麗庭院的華麗轉身。
像這樣的轉變在南埔村還有數十處。據東山縣農業農村局社會事務與鄉村振興股股長沈龍保介紹,為盤活村中閑置農房,南埔村采取收儲、租賃、租借等方式與村民簽訂合同,合理規劃空間,開辟了“謝謝里”文創園。同時,實施村中巷道、村居和廣場的硬化、綠化和美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最終,有25戶村民自愿將自家老房子委托給村委會進行集中管理。村委會對這些老房子實施5年免租返利給文創客的政策。利好政策一出,僅半年時間,25戶老宅全部被認領。至今,全村已有50多棟閑置老屋被盤活,實現了古厝活化與價值再造的雙贏局面。
庭院變菇房 宅家實現工廠化栽培
以前農戶家的庭院,頂多種點青菜、養些雞鴨,現在可不一樣了。在薌城區天寶鎮部分農戶的庭院里,多了個“白箱子”——移動智慧菇房。這些看似普通的白色集裝箱,讓農家小院搖身一變,成了現代化“微型工廠”。
近年來,天寶鎮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全行業年產值約4億元。為讓更多農戶受益,天寶鎮將現代化食用菌種植技術裝進集裝箱,再送到農戶的庭院里。“通過5G技術調控溫濕度、遠程控制出菇,我們實現了一次性出菇管理和工廠化周年出菇,讓農戶們宅家也能發展庭院小戶型工廠化栽培。”薌城區天寶鎮田寮村黨委書記戴萬金介紹道。
如今,在天寶鎮珠里村、田寮村等地,食用菌企業以訂單的形式發送菌包給農戶種植,并提供出菇技術培訓、全程跟蹤指導,還統一定價回購產品、回收廢包。農戶負責出菇及采收,實現居家致富,將“小庭院”打造成“大產業”中的一環。
為讓更多農戶受益,當地還推出“零門檻”幫扶政策。通過“企業+農戶”模式,引導村民通過“0元租賃”獲取“移動智慧菇房”經營管理使用權進行創業創收,或者簽訂勞動關系合同進行務工就業,直接帶動周邊農戶年均工資收入4.8萬元。
從普通農家庭院到移動智慧菇房,這些白房子不僅裝滿了鮮嫩的食用菌,更承載著村民們增收致富的希望。2024年,漳州市“移動智慧菇房”經驗做法還被聯合國糧農組織等評為第五屆全球最佳減貧案例。
多樣化發展 拓寬庭院致富路
近年來,漳州積極拓展庭院經濟發展模式,以多元化產業布局為引擎,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讓一個個小庭院成為鄉村振興的“聚寶盆”。
依托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漳州打造“庭院+非遺制作+文化體驗”的復合業態。如漳浦縣鼓勵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成立非遺工坊或工作室,通過帶徒傳藝、舉辦培訓,帶動群眾在自家庭院從事剪紙創作與銷售。
結合當地自然風貌、民俗風情,漳州各地推動庭院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如東山縣前樓鎮頂上村,圍繞庭院旅居主題,將庭院改造為特色民宿、餐飲等新型產業鏈條。目前共有庭院民宿12戶,每年吸引上萬游客。
此外,東山縣依托海產養殖優勢,在庭院設立電商微商銷售點、直播帶貨點、快遞服務網點等,打造“電商一條街”。僅澳角村就成立了電商微商117家,年銷售額達3.5億元,提供就業崗位600余個。漳浦縣官潯鎮溪坂村則引導村民從傳統的大型綠化苗木種植轉為造景苗木,建設“花木街市”,打造“前店后場”式的“園藝+場景展示”一條街,把房前屋后方寸庭院變成致富增收園,村民每年每戶可增收3萬至5萬元。(記者 閆鍇 通訊員 蘇英順 陳帆)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漳州曝光11家火災隱患單位(場所)2025-04-22
- 漳州22人入選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推薦人選名單公示2025-04-22
- 漳州解鎖旅游新體驗 “五一”假期出游熱情高漲2025-04-22
- 漳州市獲省級“以獎代補”資金638萬元2025-04-22
- 漳州全覆蓋培訓“向日葵親子小屋”親子服務輔導員2025-04-21
- 漳州楊梅出海 抵達荷蘭2025-04-18
- 漳州芝山公園開放“市民共享茶攤”2025-04-17
- 漳州以舊換新補貼拉動消費4.5億元2025-04-17
- 漳州30個村鎮上榜首批省級名單2025-04-17
- 漳州:量少價高 宵夜“頂流”小龍蝦提前上市2025-04-16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多彩漳州花 香飄海內外2025-04-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