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吹過枇杷黃。日前,“云霄枇杷 和平‘嶺’鮮”2025年云霄枇杷品鮮會暨和平鄉全域生態旅游小鎮文旅推介活動在漳州古城舉行。活動期間,漳州古城泮池廣場化身“枇杷主題集市”,設置了15個展銷攤位,匯聚了各式各樣與枇杷有關的產品。
游客采摘枇杷。 高婧 攝
“這次我們在宣傳上下足了功夫,市場反饋很好,枇杷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我們的種植大戶一天最多能售出1000多斤枇杷。”云霄縣和平鄉副鄉長劉瓊表示,希望通過品鮮會讓更多人愛上和平枇杷,也期待由枇杷代言,讓山清水秀的和平走進更多人的視野。
和平鄉是福建省枇杷主產區之一,其高山枇杷以果味正宗、綠色生態而聞名。位于和平鄉的棪樹村,地處烏山山脈,山高林密,土壤富硒化,海拔高溫差大,是優質枇杷生產基地。
10年前,棪樹村還是一個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產業滯后的窮村。“以前,村民以種水稻為生,家家戶戶都有一頭牛。碰到家庭條件差的,連牛都買不起,田都犁不了。”村民吳自德說,改種枇杷后,也曾因銷路問題,導致枇杷爛在地里。
如何讓土枇杷變身“黃金果”,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多年來,云霄縣全力推動枇杷產業做實標準、做優品質、做強品牌,完善鄉鎮公路建設,補齊旅游配套設施,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發展生態休閑觀光農旅。云霄枇杷走出一條“生態+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的農業產業化發展道路,實現“小枇杷”向“大產業”的轉變,棪樹村也先后被授予“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福建省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等稱號。
村居環境和基礎設施煥然一新,既引來游人,也富了農戶。每年枇杷上市期,棪樹村游人絡繹不絕,在千畝枇杷生態觀光產業園里,林間木棧道蜿蜒曲折,步移景異,充滿田間野趣,勤勞的果農在林間采摘枇杷。
“村里發展旅游后,枇杷的銷路更寬了。”吳自德說,品相好的枇杷賣給收購商,有部分曬斑的枇杷可以做成枇杷膏、枇杷果脯,不愁銷路。如今,千畝枇杷林年產枇杷超150萬公斤,年接待游客突破2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千萬元。
文旅欣欣向榮,棪樹村有了名氣。因做枇杷線上直播和線下銷售成了村里頭號“網紅”的吳素華,被大家稱為“枇杷姐姐”。在她的帶動下,不少村民既是果農又是主播,為枇杷打開了新銷路。
“我在直播賣枇杷的同時,也會推介家鄉的美景。”在吳素華看來,文旅與農業相得益彰,家鄉鄉村道路改善了,生態環境變好了,吸引更多人前來體驗鄉村旅游,枇杷銷路也更加廣闊。
為讓和平鄉的枇杷繼續“提質增效”,去年12月,和平鄉創新推出“政府+企業+農戶”三位一體的合作模式。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供銷公司專注于產品供應鏈的精細化管理,農戶則保障供貨,形成穩定的產銷對接。首批簽約種植大戶有13家,種植面積超1000畝,市場價每公斤36至40元,同比增長4至6元。
此外,云霄縣持續優化枇杷產業加工鏈條,構建初加工、精深加工與綜合利用協同發展的產業鏈。深度開發枇杷葉、花、果資源,形成涵蓋枇杷花茶、果品罐頭、烘焙食品、發酵果酒等多元產品體系,有效延伸產業價值鏈,實現全產業鏈增值增效。
作為福建“報春第一果”,云霄枇杷品牌越擦越亮,小小一顆土枇杷,成為村民邁上致富路的“黃金果”。目前,全縣枇杷種植面積7.8萬畝,產量11.6萬噸,鮮果產值15億元,全產業鏈產值達38億元。(見習記者 張子言)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漳州大力發展庭院經濟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2025-04-23
- 漳州曝光11家火災隱患單位(場所)2025-04-22
- 漳州22人入選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推薦人選名單公示2025-04-22
- 漳州解鎖旅游新體驗 “五一”假期出游熱情高漲2025-04-22
- 漳州市獲省級“以獎代補”資金638萬元2025-04-22
- 漳州全覆蓋培訓“向日葵親子小屋”親子服務輔導員2025-04-21
- 漳州楊梅出海 抵達荷蘭2025-04-18
- 漳州芝山公園開放“市民共享茶攤”2025-04-17
- 漳州以舊換新補貼拉動消費4.5億元2025-04-17
- 漳州30個村鎮上榜首批省級名單2025-04-17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云霄縣將軍山公園黃花風鈴木迎來盛花期2025-04-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