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市民正在超市保健品專區選購保健品。
寧德網消息(記者 鄭舒 文/圖)中秋佳節即將來臨,記者近日走訪市區各大超市發現,月餅作為中秋節的傳統食品,已開始擺上柜臺,搶占主導地位。與此同時,與中秋節市場相關的一些保健食品的銷售也開始預熱。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食品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尤其是老年人的青睞。多數保健品價格較昂貴,如何科學地購買服用保健食品?記者進行了走訪。
老年人迷信保健品功效
15日下午,記者走訪市區多家超市和藥店發現,一些保健食品被擺放在醒目的貨架上。據天湖路一家超市工作人員說,每到傳統佳節,保健品也會隨之進入熱銷期。
“您要買什么樣的保健品?打算送人還是自己服用?”在蕉城北路一家藥店,記者剛走近保健品專柜,一名導購人員就開始指著琳瑯滿目的保健品介紹起來,有提高免疫、降血壓血糖、緩解視疲勞的,價位也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除了送禮和看望病人,不少老年人很愿意花錢為自己購買保健品。市民程大媽表示,年紀大了就特別關注健康。為此,她每天鎖定電視臺的各類養生節目觀看,還曾經早起去附近的酒店聽健康講座。她說,“聽完健康講座后,還有大米、雞蛋、手鐲等禮品贈送,不少老人還掏錢買了他們的保健產品。”
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藥品
針對保健品的功效,記者也隨即采訪了前來藥店買藥的市民,有的市民不能區分保健品和藥品,甚至對保健品的功效深信不疑。王老伯告訴記者,他在廣播里聽到有種藥物可以治療視力模糊,于是就撥通該公司電話,購買了一個療程。他說:“可能是心理作用,用了之后看東西確實清楚了,但如果沒有繼續使用,就和以前一樣了”。
據了解,衛生部在1996年發布的《保健食品管理辦法》中指出,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
市食藥監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保健食品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虛假夸大宣傳,打著“包治百病”之類的旗號,實際上是混淆產品屬性,蒙騙群眾;二是非法生產添加、超量使用禁限用物質,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原料等等。他建議市民,在服用保健品之前,最好應該先咨詢醫生,不要盲目跟風,保健品并不是服用越多越好;如果市民真的出現身體不適的話,更不能依賴保健品,應該及時就醫。
買保健品要認準“小藍帽”
如何才能識別虛假保健品?對此,記者采訪了市食藥監局食品流通科的相關人員。他告訴記者,每個保健食品內外包裝上都應有“藍帽子”標志。這是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保健食品專用標志,為天藍色,呈帽形。
采訪中,市民林女士告訴記者,今年5月份她出差時曾在外地購買了一盒印有“藍帽子”的保健食品,但在藥店上班的朋友告訴她買到了假的保健食品。據介紹,凡是宣傳或暗示有治療功效的保健品都屬于非法的。如果市民發現保健食品違法違規行為,可向當地工商部門、消委會進行投訴,或者撥打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熱線電話12331投訴舉報。
那么,如果消費者對所購買的保健品的真偽存有疑慮怎么辦呢?對此,市食藥監局工作人員介紹了一個比較穩妥的辦法,就是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查詢產品的真實情況。他說,“每個保健食品上都有一個批準文號,它只對應一個產品。如果上網查詢不到,說明遇到假的保健食品了。”
責任編輯:肖舒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寧德:做試管嬰兒不料懷上三胞胎 現孩子生命2016-10-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