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的微信都會關注一些訂閱號,從八卦娛樂號、政務服務號、情感咨詢號到行業精英號,這些賬號每天為各類人群提供各式各樣的信息資訊。然而,即便微信月活躍用戶破7.6億,也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不少活躍用戶關注了許多訂閱號,但最后卻成了訂閱號最大的“僵尸粉”。許多網友都有這樣的感觸,如今的微信訂閱號列表一欄成了一片“紅海”,雖然這些賬號每天都推送文章,可是右上角的紅色角標數字仍然顯眼地亮著,從個位數到十位數甚至到省略號……
【記者調查】
朋友圈訂閱號成了一片“紅海”
還記得,你當初是為了什么而加的公眾號嗎?在你的微信訂閱號列表里,你都關注了誰?如今,又因為什么不再點開它們了?8月1日記者發起一個關于朋友圈訂閱號現狀調查——“你的朋友圈都關注誰”的話題討論,不少網友曬出了自己的朋友圈截圖。
網友“@ kakamai”關注了21個公眾號,有影訊、商家美食推廣、還有旅游攻略,不一而足。在kakamai關注的這些訂閱號中,只有一個是她每天都有點開的,剩下的20個基本上處于“一路飄紅”狀態,少則4天,多則10天,只有想起來時,才會點開看看。“我都是看了朋友圈里的轉發,別人的推薦,才訂閱了相關公眾號,不過,訂閱之后,就懶得再看了。”
網友“OAC”訂閱的公眾號只有9個,雖然數量不多,可如今,卻全都成了“僵尸號”。“一些是朋友推薦關注的,一些是自己搜索的,懶得點開,懶得清理,就不去管了。”
網癮少年“啊鵬”關注了30多個公眾號,曾經幾乎每天都要讀一遍公眾號的他,如今,只是偶爾興起才會點開幾個比較感興趣的公眾號看看。“內容實在太多了,我都懶得點開了,也懶得去理他們了”。
【原因】
內容同質化嚴重 原創內容太少
情感雞湯類、養生類、政務服務訊息、娛樂八卦、自媒體營銷號… …在用戶體驗上,隨著用戶關注的公眾號越來越多,各種訂閱號、服務號、微信群、好友間的聊天消息像瀑布流一樣呈現,對于有強迫癥的人來說,體驗糟糕透了。最糟糕的是,內容同質化嚴重、標題黨、缺乏創意,抄襲成風,這些才是讓讀者感到厭煩的“癥結”所在。
在收到網友的截圖和回復中,一些網友告訴記者,最早關注是因為“獵奇”心理,后來隨著訂閱的公眾號增多,卻發現,原創的內容越來越少,許多賬號風格越來越相似。“一些原創號還好,可是一些自媒體營銷號就完全沒有節操,不僅抄襲,有時候連基本的排版都排不好,閱讀體驗實在太差,對用戶不負責任。”網友“@ 細雨”說,如今的她只會看看標題,如果是標題黨,她就果斷放棄閱讀。
如何判斷微信號是否值得關注
現代生活提倡“斷舍離”理念,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棄多余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同樣,這個道理也適用于微信公眾號當中。
每天將訂閱號推送的內容全部閱讀完是不可能的。如何判斷一個微信訂閱號是否值得關注,以避免無謂的閱讀時間的浪費。
首先,要懂得過濾信息。隨著自媒體的興起,互聯網上涌現出了豐富多彩的內容,而且有很多內容是重復性的或者說是無意義的。把自己感興趣的公眾號留下;然后,甄別每個號的內容質量以及推送周期!因人而異,進行篩選。看看訂閱號的排版布局,是否足夠用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事,因為這可以表現出它面對訂閱者是否用心在做事。
如果你的訂閱號里都是充斥著諸如以下的信息,你可以趕緊取消關注了。
1.深度好文,每天學點xxx;
2.趕快看,xxx推薦閱讀;
3.不轉死全家(不是中國人);
4.點擊進去,花花綠綠的垃圾照片就占去了大半部分內容;
5.文中多處出現各種引誘你分享、引誘你訂閱的內容,排版混亂等。(記者 郭曉紅)
責任編輯:周冬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省道304線蕉城區金涵鄉 滿載掛車側翻 板材撒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