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前后,古田縣高海拔地區的菇農正加緊采收加工銀耳,以彌補淡季市場供應。古田銀耳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以來,品牌效益平均每年增加15%以上,年產值16.7億元,占全國銀耳總產量的95%,占世界銀耳總產量的90%,惠及古田人口34萬,占全縣總人口的67%。去年,古田菇農僅銀耳一項,人均純收入就高達7000元,占總收入的53%。
寧德市工商局商廣科負責人說,目前,該市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總數60件,涉及34個農產品品類、31家“地標”協會,其中地理標志馳名商標8件。2015年,全市“地標”涉農產品產值148億元,“地標”產品基本覆蓋全市水產、茶葉、食用菌、珍稀農產品等重點農業領域,成為當地農民主要收入來源。截至今年6月,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惠及人口300萬,占全市總人口的86%。
“閩東主要靠農業吃飯,我們窮在農上,也只能富在農上。”寧德市工商局運用“地標”職能,推動“三農”發展,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譽為“寧德‘地標’現象”。在打造“‘地標’精準扶貧寧德模式”的過程中,該局注重提升商標品牌戰略意識,挖掘“地標”資源,培育商標品牌,解決農業、農產品增產不增收;嚴格遵循行之有效的梯隊原則,即“調研一個、培育一個、成熟一個、申報一個、成功一個”;對貧困村在商標注冊、品牌培育上予以精準幫扶,一以貫之地實施一對一精準指導,實現品牌創建目標。
福鼎白茶自2010年認定地理標志馳名商標后,一躍成為全市茶葉標桿“地標”。在2016年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福鼎白茶公用品牌價值33.8億元,名列全國第四位,連續七年進入品牌十強。去年,福鼎茶葉總產量2.09萬噸,涉茶總產值29億元,其中白茶產量從2006年不到1500噸發展到2015年1.04萬噸,產值13.4億元。茶產業為福鼎市提供就業崗位8萬余個,帶動30萬茶農和10萬茶商、茶人增收致富奔小康。
“地標”還有效解決下崗工人和殘疾人就業問題。“霞浦元宵茶”地理標志商標注冊后,霞浦縣茶場的289名下崗工人每人分得10畝茶園,以茶代薪、自主經營,快速脫貧奔小康。“福鼎檳榔芋”許可企業建立檳榔芋福樂基地,帶動100多位殘疾人種植福鼎檳榔芋。
責任編輯:周冬
- 寧德公布高速電子眼分布圖 經常跑高速的車主瞧仔細了2017-04-10
- 迪拜新地標完工 高150米寬93米 外表全部貼金造價3億2017-04-05
- 寧德男子為籌毒資專盜竊 千元車子百元賣2017-04-01
- 省道304線蕉城區金涵鄉 滿載掛車側翻 板材撒滿路面2017-04-01
- 寧德一小學路段發生驚險車禍 外賣小哥險送命2017-04-01
- 寧德多部門聯合 清理三沙灣通航水域非法養殖2017-03-30
- 寧德交通基建力爭再投百億 市政府強調人性化建設2017-03-29
- 福建省全面開展扶貧資金專項檢查 2017-03-28
- 臺灣出生率僅1.07%全球最低 臺專家憂人口衰退2017-03-27
- 寧德加強食品監管 濫用食品添加劑或被吊銷許可證2017-03-27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