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壽寧縣犀溪鎮際武工業集中區內的一家汽車空調配件廠里,工人正在生產汽車空調配件。截至目前,該工業集中區項目已投入資金1.6億元,完成征地1500多畝,平整土地800多畝,引進落戶企業25家,項目總投資15.7億元,已建成投產企業14家。
近年來,隨著福壽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工業發展平臺初步建成,下黨紅色旅游持續升溫,壽寧縣堅持“三產并舉”,邁好“工”字步,念好“山”字經,打好“旅”字牌,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
邁好“工”字步
挖、鉤、推、填……連日來,在福建三祥工業新材料有限公司科技園的工地上,工程機械忙碌作業,緊鑼密鼓地推進土地平整。
該縣按“對接浙南產業,突破山區迎頭趕上”的要求,積極謀劃發展“道口經濟”,并立足現有工業基礎,以突出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工業新材料、電機電器、食品加工、機械制造等主導產業為重點,對工業園區重新布局,擴容建設以壽寧(南陽)工業園區為核心,南陽、際武、武曲、清源和三祥高新技術產業園為組成部分的“一園五區”,總面積達2.2萬畝,為招商引資和產業集聚提供了新平臺。
立足現有基礎,培育壯大電機電器、機械鑄造、高新技術、食品加工等四大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促進全縣工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力爭到2020年,際武工業集中區集聚生態型企業50家,實現產值100億元以上,南陽工業園區盤活重生,實現產值50億元以上,三祥新材完成“退城進園”,氧化鋯及下游產業鏈條進一步延伸,實現產值30億元以上,培育產值10億元企業5家,億元企業50家以上。
念好“山”字經
步入壽寧縣鳳陽鎮千畝高優農業示范園,一幅現代農業的圖景躍入眼簾:1300多畝鋼架大棚晚熟“鋅”葡萄眼下已果壓枝頭,即將進入采摘期。園區里,遠程監控中心、水肥自動化設備、網上交易中心等現代農業設施令人目不暇接。
壽寧是一個傳統的山區農業縣,鍥而不舍唱好“山歌”,是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
立足高山生態茶、富硒富鋅土壤等優勢特色資源,壽寧堅持以千畝設施農業、山地農業開發、農業龍頭企業發展來推進農業結構優化和質效提升。持續深化“生態茶鄉”建設,創新推廣“定制茶園”等營銷模式,推進生態化和有機會種植、精深化加工,品牌化營銷。堅持把硒鋅元素融入現代農業發展各個環節,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推廣應用“互聯網+壽寧超市+農副產品”等營銷模式,力爭到2020年,標準化茶園面積達到2萬畝,實現茶業產值13億元,茶農收入7000元以上,培育5至10個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生態硒鋅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以茶業為支柱,生態硒鋅為特色,晚熟葡萄、油茶、中藥材等為補充的現代農業產業布局,進一步拓寬和夯實了群眾增收致富路。
打好“旅”字牌
壽寧縣下黨鄉,近兩年來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下黨的變化也引來了各地游客。
壽寧縣立足下黨鄉區內自然風光和紅色新經典文化、傳統古村落文化和廊橋文化,進行休閑旅游資源開發,有機融入“紅色少年”張高謙和革命老區含溪、甲坑等紅色基因,致力打造“中國紅色旅游新地標”,把下黨建成黨的作風建設的展示基地、群眾路線的教育基地、擺脫貧困的實踐基地。
今年夏天該縣西浦旅游景區和犀溪漂流游客量創近8年來歷史新高。據統計,今年5至8月份,西浦——犀溪訪古休閑和漂流親水游線路平均每天接待游客量達六七百人,暑期高峰期游客最多時一天可逾3000人。
該縣圍繞構建全域景區化目標,發揮福壽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的輻射效應,融合全縣旅游資源,精心設計旅游路線,變旅游景點的散狀式為集群聯動,推動美麗鄉村、傳統村落、重要景點連點成片,促進農旅結合、茶旅結合、文旅結合,實現一日游向多日游、過境游向目的地游跨越。力爭到2020年,全縣旅游綜合收入達到25億元以上。(吳加元)
責任編輯:周冬
- 雄安不會成為下一個深圳,那它真正的機會在哪?2017-04-10
- 寧德公布高速電子眼分布圖 經常跑高速的車主瞧仔細了2017-04-10
- 協同推進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建設2017-04-07
- 福建將建電子商務經濟合作實驗區 構建網上絲路2017-04-06
- 互聯網讓人們獲取信息更平等 但“IT脫貧”仍任重道遠2017-04-03
- 寧德男子為籌毒資專盜竊 千元車子百元賣2017-04-01
- 省道304線蕉城區金涵鄉 滿載掛車側翻 板材撒滿路面2017-04-01
- 寧德一小學路段發生驚險車禍 外賣小哥險送命2017-04-01
- CITE2017將開展:智能領域八大核心看點2017-04-01
- 在線短租市場規模有望破百億元 監管“短板”急需補齊2017-04-01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省道304線蕉城區金涵鄉 滿載掛車側翻 板材撒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