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公眾切身利益的重大突發事件,市民需要多久能夠等到政府回應?日前,市政府辦轉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在政務公開工作中進一步做好政務輿情回應的通知》,并結合我市實際提出意見,要求一并貫徹執行。我市明確,對涉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要快速發聲,最遲應在24小時內予以回應。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新型傳播方式不斷涌現,政府的施政環境發生深刻變化,輿情事件頻發多發,加強政務公開、做好政務輿情回應日益成為政府提升治理能力的內在要求。經過多年努力,各地區各部門政務公開和輿情回應工作取得較大進展,發布、解讀、回應銜接配套的政務公開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但是,與互聯網對政府治理的要求相比,與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一些地方和部門仍存在工作理念不適應、工作機制不完善、輿情回應不到位、回應效果不理想等問題。
為進一步做好政務輿情回應工作,《通知》明確,各地區各部門需重點回應的政務輿情是:對政府及其部門重大政策措施存在誤解誤讀的、涉及公眾切身利益且產生較大影響的、涉及民生領域嚴重沖擊社會道德底線的、涉及突發事件處置和自然災害應對的、上級政府要求下級政府主動回應的政務輿情等。輿情監測過程中,如發現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造謠傳謠行為,相關部門在及時回應的同時,應將有關情況和線索移交公安機關、網絡監管部門依法依規進行查處。
我市在貫徹意見中提出,將切實增強信息公開、依法行政意識,對涉及地方的政務輿情,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做好輿情回應,對涉及多個部門的政務輿情,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回應工作,部門之間加強溝通協調,確保回應的信息準確一致。對涉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要快速發聲,最遲應在24小時內予以回應,對其他政務輿情應在48小時內予以回應。各部門監測發現的政務輿情,要加強研判,對重大敏感輿情區分不同情況,可通過發布權威信息、召開新聞發布會或吹風會、接受媒體采訪等方式進行回應,努力提高信息發布、解讀政策、回應關切的能力。
與此同時,我市也將加強督查。各部門要向市政府辦公室報送政務輿情回應情況,市政府辦公室將適時開展監督檢查,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對重大敏感輿情回應不力、出現重大失誤的,將追究相關部門領導責任。
責任編輯:林航
- 寧德市將建14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017-04-10
- 寧德市73家企業被列入重點監控污染源名單2017-04-07
- 寧德市將推行節地生態安葬 不設硬質墓穴和墓碑2017-03-27
- 前2月寧德市規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93億元2017-03-27
- 寧德市新增3個省級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2017-03-10
- 寧德市人大常委會 任命新一屆政府組成人員2017-03-10
- 寧德市出臺新政加強農村低保扶貧銜接2017-03-09
- 寧德市檢察長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召開2017-03-09
- 寧德市積極防控H7N9 已關閉市區26個活禽市場2017-03-08
- 寧德市食藥監局檢查幼兒園食堂食品安全2017-03-07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省道304線蕉城區金涵鄉 滿載掛車側翻 板材撒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