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一中天橋下的盲道幾乎成了停車帶。
北站十字路口的一處盲道出現斷續現象。
盲道是專門幫助盲人,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設施。作為城市交通出行的重要組成部分,盲道體現著社會對盲人這一特殊弱勢群體的呵護。近年來,寧德在新建人行道上基本都鋪設了盲道,但是為何我市的盲道上幾乎看不到盲人出行??纯茨_下的盲道,有的七扭八拐、斗折蛇行,有的中途被窨井、消防栓阻擋,還有的走著走著就“斷了頭”,加上一些攤販、店外店和車輛占據盲道,本是城市無障礙設施的盲道卻“障礙”頻現。
如何才能讓盲人朋友真正享受到無障礙出行的便利。就此問題,在今年的“兩會”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提出了看法和建議。
盲道現狀:
盲道被占用亂象頻現
連日來,記者在中心市區走訪發現,盲道一般由兩類磚鋪就,一類是條形地磚,一類是帶有圓點的地磚。記者了解到,條形地磚又稱行進盲道,是引導盲人放心前行的;圓點的地磚則是提示盲人前方有障礙,該轉彎了,又稱為提示盲道。那么,盲道真能幫“盲”嗎?日前,記者在汽車北站十字路口、寧德一中天橋、萬達廣場等路段捕捉到這么幾組鏡頭。
鏡頭一:在寧德汽車北站十字路口附近,記者看到不少盲道的地磚都有破損情況,正常人踩在上面都不免搖晃。沿著蕉城北路的盲道行進,幾乎每走一段距離就會出現盲道中斷的情況,據附近的店家透露,盲道中斷的原因主要于盲道地磚發生破損后,路政部門更換了其他地磚,因而出現盲道斷斷續續,甚至“斷頭”的情況。
鏡頭二:在寧德一中天橋附近的人行道上,記者看到,這里盲道上或圓或方的窨井蓋隨處可見。有的窨井蓋“粗暴”地占據在盲道上,形成阻斷;還有部分盲道為了避開窨井蓋,彎彎曲曲一連拐了好幾道彎。“這些盲道七扭八拐的,正常人走起來都費事,何況殘疾人?”一過路群眾向記者坦言。
鏡頭三:在市區萬達廣場附近的盲道上,記者看到,這里的盲道幾乎成了“停車帶”,還有不少攤販干脆在盲道上做起了生意,記者采訪部分非機動車主和攤販,發現不少人都不曾留意到腳下的盲道,“像這里人流、車流這么大,盲人怎么可能會走到這兒來。”一攤販對記者輕描淡寫,對占用盲道行為不以為然。
盲人聲音:
盲道不幫“盲”還幫倒忙
記者從市殘聯了解到,我市目前有殘疾人19.76萬人,其中視力殘疾人士約3萬人,占殘疾人口的15%。為幫助盲人朋友安全、有效地行走,殘聯部門定期都會組織盲人定向行走培訓班,通過講解盲人定向行走的基礎理論、隨行技巧、盲杖使用和獨立行走等方面內容,以幫助盲人提高定向行走意識和技能。
但為何我市的盲道上幾乎看不到盲人出行,在寧德汽車北站附近一盲人推拿店工作的盲人高師傅向記者坦言:“我們出門還真不敢走盲道,真的靠不住!”高師傅無奈地說。
高師傅告訴記者,他在這家推拿店工作了5、6年時間,雖然店門口的人行道上就設有盲道,而且其住地離推拿店也只有5分鐘的路程,但直到現在,高師傅每天上下班都還需要由妻子引導。
“早幾年也試過自己上下班,但順利的時候少,吃虧的時候多。”高師傅說,幾年前,有時妻子沒空,他就嘗試著自己上下班,但是經常走著走著就走到人家的餐桌上了。原來,露天的早餐攤點占用了盲道。“還有很多車子都停在盲道上,盲杖一敲上去就警報大作,沒被絆倒也被嚇倒。”高師傅苦笑著說:“盲道常常不幫忙,還會幫倒忙。”
委員聲音:
重視科學規劃與設計 讓盲道指引“光明”
對于盲道上各種障礙頻現,讓盲人朋友無所適從的情況,市政協委員江希炳也深有體會。“近年我市比較重視新區盲道的建設,城區人行道上基本上都鋪設了盲道,但不盡人意的是所建盲道幾乎很少有科學合理并符合標準的,因此并不能真正發揮盲道的作用。”江希炳說。
江希炳分析,目前我市盲道主要存在布置不合理,盲道曲折、不連續;鋪設不符合要求,行進盲道觸感條規格與提示盲道觸感圓點規格不符合要求;盲道被攤販、店外店和機動車占據等現象突出。
為此,江希炳建議,規劃部門應協同殘聯部門制定好盲道的規劃設計工作,做到科學安排,合理布置。“比如盲道鋪設的位置和走向,應方便視力殘疾者安全行走和順利到達無障礙設施位置;盲道鋪設應連續,避開樹木、電線桿、窨井蓋等障礙物;其他設施不得占用盲道。”江希炳還提到,城建部門應嚴格要求施工單位按標準施工,規范鋪設。施工完成后,規劃及城建部門還應主動邀請市殘聯參與項目的驗收,以確保鋪設的盲道符合要求,保障盲人安心、安全上路。
“一個社會的文明很大程度體現在對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關愛上。盲人或視殘者是殘疾人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需要能在黑暗中得到指引與安全的通道。”江希炳說,我市正在積極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希望能借此機會,呼吁政府各級部門重視和加強我市的無障礙設施建設,確保視殘者和其他殘疾人一道平等參與社會,共同享受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成果。
代表聲音:
普及盲道知識 把盲道還給盲人
市人大代表鄭承東也對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其表示,盲道是盲人出行的生命線,體現了一座城市對盲人群體的關愛。雖然目前我市盲道建設得比較全面,但遺憾的是并沒有多少盲人會去使用盲道,“無障礙出行”也成了“紙上談兵”。就此,鄭承東提出了幾點建議。
“除了建好盲道,更要管好盲道。”鄭承東建議,規劃部門應堅持“以人為本”,從盲人群體的角度出發去設計盲道。除此之外,還要進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各級立法、立規部門可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責任,確保盲道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同時,鄭承東表示,盲道被忽視還有一大原因在于大眾對盲道缺乏應有的認知。就此,其建議相關部門要加大對盲道的宣傳,可以適時推出盲道宣傳日,向社會招募志愿者,多組織一些街面宣傳活動,讓市民認識到盲道的作用,從而養成暢通盲道的意識。
此外,鄭承東建議相關部門還要加大對盲人如何使用盲道的培訓力度,還可以根據不同盲人的生活習慣推出精準培訓,讓更多盲人朋友有勇氣走上盲道。最后,鄭承東還呼吁廣大市民也應增強文明意識,多關愛盲人朋友,自覺維護盲道設施,把盲道還給盲人,保障盲人安全出行的權利。
責任編輯:林航
- 福州二環路3車同時占盲道 交警:盲道停車要罰錢2017-02-11
- 200米盲道竟有13處拐彎 曾有盲人在此跌倒(圖)2017-01-05
- 物管人員小區門外畫8個停車位 阻斷園亭路盲道2016-09-21
- 面包車占盲道3年被“通牒”4次 車主仍未現身 2016-08-14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好消息!寧德市區15處紅綠燈正進行升級改造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