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白海豚又出現了!”9日上午11點多,在霞浦縣溪南鎮近海,一群白海豚躍出海面,正在海上的“船老大”吳光齊招呼著船上乘客。
只見離船十幾米處,3只白海豚不斷跳出海面,露出大半個身子,又潛入水中覓食。
“周邊船只很多,海豚不害怕嗎?”“不怕,它們都習慣了。有時候,它們離漁船不過兩三米,多的時候有七八只同時出現。”吳光齊常年在海邊從事海上作業,目前運營一艘旅游船。
白海豚屬鯨類海豚科,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吳光齊說,從他小時候開始,溪南海域就經常出現白海豚,長年累月,大家已習慣與這群海上“鄰居”和諧相處。
但隨著當地海洋漁業的發展,近海網箱養殖作業增多,海岸垃圾、海漂垃圾也多了。尤其是前幾年海參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周邊加工廠增多,有近30家,加工廢棄的海參內臟基本被直接丟進海里。據業內統計,當時僅霞浦官井洋海域,每年就被倒入千噸海參內臟及其他廢棄物。
在當地漁民印象中,從兩三年前開始,近海白海豚明顯少見了。
去年,霞浦加大力度進行近海海岸線保護和治理,實施海洋資源修復。該縣制訂方案,由財政撥款154萬元,以各相關沿海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作為海漂垃圾治理工作的主體和責任單位,按方案進行海漂垃圾治理。
“去年,我們還把海參內臟規范處理列入2016年整頓海上養殖秩序、加快海洋經濟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在溪南鎮轄區內開展海參內臟污染專項整治工作。去年建成的海參內臟集中收集點每天可處理20噸海參內臟。”霞浦縣海洋與漁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海洋資源修復措施繼續加碼。該縣成立海漂垃圾治理領導小組,并由效能辦牽頭對全縣沿海10個鄉鎮(街道)開展每月為期一周的海漂垃圾治理工作考評。2月,又預劃撥2017年度海漂垃圾治理專項工作經費的50%,計255萬元,用于沿海各鄉鎮(街道)及時添置保潔工具,完善基礎設施。此外,該縣還在有關海域種植紅樹林約400畝,并連續數年堅持增殖放流,改善海區生態環境,豐富生物多樣性。
“每到漲潮時,小魚會來趕潮。白海豚就會跟著來吃小魚。”溪南鎮干部湯淑娜介紹,這兩年通過規范海上網箱養殖,清理海岸垃圾、海漂垃圾,近海生態環境明顯好了,小魚增多,更多白海豚回來了。
吳光齊說,這幾天,他的旅游船生意特別好,“聽說成群的白海豚出沒,攝影師們也趕來了”。躍動的海上精靈白海豚,又為聞名中外的霞浦灘涂增加了一抹亮色。
責任編輯:林航
- 數只白海豚昨現身白城海域嬉戲 引游客驚呼拍照2017-06-11
- 美美噠!一級保護動物白海豚現身泉州石井海面2017-05-05
- 市民當街宰殺白海豚現場畫面超殘忍 中華白海豚是什么動物2017-03-31
- 霞浦縣:男子醫院病房專偷“救命錢” 被逮2016-12-26
- 霞浦縣南塘畬族村:魚露飄香增財源2016-12-05
- 霞浦縣:備好“干糧” 讓貧困戶“重裝”上陣2016-11-28
- 霞浦縣三沙邊防派出所打造軍民融合船管站2016-09-13
- 一群白海豚戀上廈門鼓浪嶼 多次被目擊到在玩耍2016-05-15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好消息!寧德市區15處紅綠燈正進行升級改造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