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周寧溪頭村:“破殼造血”讓家底更厚實
海峽網2月9日訊 (寧德網記者 鄭文敏)如今的周寧縣七步鎮溪頭村,巷道綠樹成蔭,柏油馬路通到家家戶戶,太陽能路燈排列有序……讓人難以想象,幾年前這里還是個一窮二白的“空殼村”,這樣的變化得益于該村不斷發展壯大的集體經濟。
“村莊基礎設施落后、集體經濟虧空,‘等靠要’根本解決不了問題。”2012年,溪頭村新一屆村兩委班子一上任便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怎么辦?該村兩委班子將增加村集體經濟擺上議事日程,集思廣益,商量對策。
村小學并校,教學樓空著;大量村民外出,農田拋荒……如何讓這些閑置資源變資產,讓資產變資金?2014年,途經溪頭村的七李線建成通車。憑借便捷的交通條件,該村兩委主動接洽本地鄉賢,引導他們租賃閑置校舍及舊村委活動板房開辦農家樂。溪頭村首家農家樂——佳園山莊辦了起來,為村集體掘得“第一桶金”。趁熱打鐵,該村積極引進專業戶,對接相關農業開發公司,將400多畝荒山流轉給萬林公司種植油茶。
“盤活閑置資源,不僅引來了人氣,荒山變綠,每年還為村集體帶來2.4萬元的收入。”該村黨支部書記陳新錐說,“村集體收入有了起色,村干部發展集體經濟的熱情就更高了。”
近年來,周寧縣大力推進旅游產業發展。“一定要把握好這個機會,做大做強村集體蛋糕。”2015年,該村兩委成員主動出擊,籌集資金600多萬元成立鄉村旅游合作社,村集體以土地入股,占10%的股份,共同發展以亞高原鄉村和山水景觀為主體的“水上游樂”項目。同年,在七步鎮事業發展服務隊的牽線搭橋下,合作社將退休醫生陳謙的研究成果和村里發展意愿巧妙結合,流轉100多畝南山閑置土地,策劃推進“百草園”項目。目前,該項目已擁有中藥512種12000多株,珍貴藥材30多種,苗種3萬多株。“現在百草園正在建設中,明年就可以實現收益。”陳新錐介紹。
一系列舉措,讓溪頭村村財收入實現從無到有,如今每年村財收入已邁過10萬元的門檻。“下一步,我們將通過發展高優茶葉以及合股建設村級陵園等方式,增加村集體收入,預計每年可增收80多萬元。”陳新錐說。
村集體經濟上來了,如何增加貧困戶收入,幫助他們重塑脫貧致富的信心?該村兩委積極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引導具備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到在建的百草園基地務工;與周寧高速養護站合作,成立高速公路專業養護隊,吸收30名村民參與道路養護……
溪頭村村民的生活由此改頭換面,貧困戶陳兆盛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陳兆盛的父親患有重病,長期看病吃藥,生活捉襟見肘。該村兩委推薦其到百草園上班,同時指導和幫助他養殖家禽,如今他年收入達24000元。
“村集體富裕了,說話底氣也足了。”陳錐新說,該村兩委把集體收益投入民生改善上,三年來先后籌集資金820萬元,完成夜間照明工程、內河防洪堤及路網改擴建、村民健身活動廣場等10多個民生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村民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探訪著名僑領林文鏡故里:鄉親憶鄉賢 舊村展新顏2018-07-09
- 2017年福建省青少年舉重錦標賽在寧德周寧開賽2017-07-24
- 寧德周寧三名“醉駕司機”被集中宣判2016-12-15
- 寧德周寧:高山高優蔬菜成農戶致富新亮點2016-11-21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屏南仕洋村萬畝高山蔬菜基地年產量達1萬多噸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