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寧德時代登上央視紀錄片《大國重器》
2017年全球鋰離子動力電池銷量的冠軍;每天生產出的動力電池可以滿足1500輛高端純電動汽車的需求;汽車在110公里時速下,動力電池溫度最高僅為3.62度;成功自主研發出全球第一臺6微米涂布生產設備;電池歷經590度高溫火燒、浸水、噴淋、高空沖擊的檢驗,每一項都是國際最高標準……
近期,在央視大型工業紀錄片《大國重器》第二季的鏡頭下,中國最大的新能源電池生產基地寧德時代逐漸向世人揭開了“神秘面紗”,短短的五分鐘時間,展示了從涂布、卷繞、裝配到干燥等電芯核心生產工藝,讓很多“科技小白”第一次了解到超級電芯的誕生是如此不易。
6微米銅箔領先世界水平
不久前,在遼寧沈陽的試車場,進行了一次寧德時代汽車動力電池的極限測試——電動汽車以每小時110公里的時速行駛著……在這樣的極限挑戰下,國際上性能最優質的動力電池可以將溫差控制在5度以內。而這一次,溫差最高僅為3.62度,此次測試,續航里程達到410公里,這同樣是比肩全球最高技術水平。
“每輛汽車的電池包由幾十到幾百個電芯組成。電芯中的導電金屬層影響安全性,而活性材料層則決定蓄電能力。”紀錄片中,寧德時代產品工程部資深經理王維講述道,要想讓電池性能提升,寧德時代必須下大力改善活性材料性能,同時致力于空間利用率提升。
要想在電芯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大活性材料鎳鈷錳的用量,使電芯的能量密度提升,加大續航里程,就必須嘗試將電芯中的導電銅箔厚度從8微米減少到更薄。在長期鉆研下,王維和他的團隊終于在全球新能源電池競爭的核心領域,電芯銅箔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成功研發了世界第一卷6微米銅箔,據此之前,國外的三大電池制造商都在8微米上徘徊不前。
成功背后是“層層煉獄”
王維介紹,從8微米到6微米,攔路虎就是涂布這道工序。為此,工程師們設計研發了全球第一臺6微米涂布生產設備和200根大小不一的輥軸用來控制銅箔的張力和平行度。難度在于,所有的輥軸必須要保持絕對水平,任何一根有偏差,都會造成銅箔斷裂。這些輥軸,圓度和圓柱度公差要求3微米,堪比火箭核心部件。
紀錄片中,黑色的活性材料被均勻涂抹在銅箔上,一卷4000米長的銅箔,在涂布機上以每分鐘80米的速度運行,任何褶皺、翻折都會導致整卷銅箔報廢,這是王維和工程師用了三年時間設計出的裝置。
接下來的難關,是要將涂滿活性材料的6微米銅箔與絕緣膜卷繞在一起,組成電池中最核心的部分——電芯。這是確保電池安全性的關鍵一步,高速卷繞中,白色的絕緣膜上下兩面要與銅箔制成的正負極片同時完成貼合,所有的參數和技術標準,加在一起有500多頁。這一過程,靠的是全球動力電池產業第一臺能夠適應6微米銅箔的高速卷繞機,這一由2500個精密零部件組成的設備,同樣完全自主制造。
為確保安全,電池還要歷經590度高溫火燒,浸水、噴淋、高空沖擊的檢驗,每一項都是國際最高標準。甚至國際上認為太過嚴苛,不做硬性規定的,8毫米鋼針刺穿3個電芯的人為短路模擬測試,在這里也毫不馬虎。最終,測試,全部通過!
“所有的零部件都來自中國,在電芯能量密度的提高上,我們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王維說。據悉,寧德時代第一批6微米銅箔動力電池將用于德國一家著名汽車生產商,他們的新能源電池,50%以上來自中國,而寧德時代恰是中國鋰電池領導者。(寧德晚報記者 虎妍)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寧德時代梁成都被推薦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2019-03-05
- 國內最大發電側儲能項目并網寧德時代供應電池2019-01-03
- 寧德時代:科技創新引領中國鋰電力量2018-12-11
- 深度|寧德時代到底是怎么冒出來的?2018-09-10
- 寧德時代:“中國芯”讓“中國車”跑得更遠2018-09-03
- 閩企寧德時代新廠將落子德國2018-07-12
- “寧德時代”參與電動汽車安全全球技術法規正式發布2018-06-19
- 創業板迎首家“獨角獸” 鋰電巨頭寧德時代成功上市2018-06-12
- “寧德時代”獲批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化試點企業2018-06-04
- 福建70品牌價值上億 居全國首位2018-05-08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屏南仕洋村萬畝高山蔬菜基地年產量達1萬多噸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