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寧德市新醫改:讓群眾就醫更有獲得感
為實現群眾看病不出村的目標,霞浦縣共在135個行政村衛生所(室)設立“海云工程”點,配備“海云工程”儀器設備,就近為村民開展診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圖為北岐村醫為村民進行心電圖檢查。王建軍 攝
醫改,關乎民生,情系群眾。
新醫改以來,寧德相繼出臺一系列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相關文件,在全省首推“以土地出讓金純收益的10%用于衛生事業發展”,“將可支配財力增量部分的10%專項用于衛生事業發展”,在全省率先推出“大手牽小手”醫療聯合體縣級公立醫院改革、開展醫療集團管理、推廣全民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項目、健全鄉村醫生養老保障機制等多項有力措施,全市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醫療衛生服務網絡逐步健全完善。
保基本 群眾有了健康守門人
“有了家庭醫生的全程健康管理,病情發展和控制情況自己心中有數,一次性還可以拿兩個月的藥,省得總往醫院跑。”在蕉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劉鈴寶老人正向“家庭醫生”韓世敏了解診療情況。
2017年,寧德以高血壓、糖尿病為突破口,全面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為簽約對象提供疾病診療、公共衛生干預為基礎的健康管理服務。全年共簽約124.8049萬人,簽約率35.51%,比省定目標高5.51個百分點,通過開展簽約服務,有效促進了醫療服務模式轉變,進一步方便群眾看病就醫。
為進一步筑牢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底”, 從去年開始,寧德全面推行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全年規劃設置一體化村衛生所1377個,完成率100%,建成達標的一體化村衛生所677個。在村衛生所配備和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其中95.58%的村衛生所實施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有效緩解了農村群眾“看病貴”的問題。完善鄉村醫生社會保障制度,為1685個村衛生所辦理醫療責任險,為2185名鄉村醫生辦理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在全省率先實現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建立鄉村醫生準入和退出機制,實現了全市所有鄉村醫生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有效穩定了鄉村醫生隊伍。
分級診療關鍵在基層首診。通過深入開展全民低成本健康“海云工程”項目,充分發揮基層首診作用。截至2018年8月30日,全市共有1104個項目點累計為98.31萬人進行288.91萬次各類醫學檢查,為實現“小病不出村、大病及時轉”打下基礎。
強基層 基層看病省錢又省心
“湯醫生,辛苦了。你來了以后,我們再也不用村里、鄉里來回跑了。”8月20日,在村巡診點看完病,霞浦縣崇儒鄉東杞洋村村民楊穗蘭充滿感激地對來村巡診的崇儒鄉衛生院醫生湯春貴說。
東杞洋村是衛生“空白村”,由于人口外流較嚴重,“村醫坐診沒收入,群眾有病沒人看”。2016年,霞浦縣投資近200萬元,在全縣44個區位偏僻、常駐人口不足450人、缺醫少藥的衛生“空白村”,建立了“衛生巡診點”,指派鄰村村醫或鄉鎮衛生院醫生每周3天進點巡診,縣財政每月分別發給參與巡診的村醫、鄉醫900元和600元的補助,每年還給予邊遠村衛生所補助2000元。這項決策,有效填補了農村醫療衛生網絡出現的這個“大窟窿”。
如何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這是醫改的重點,也是難點。近年來,寧德市著力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基本設備達標能力建設,積極爭取國家、省對寧德農村醫療衛生的幫扶力度,“十二五”以來,中央預算內投資和省級財政共安排寧德農村醫療衛生項目403個,總投入7.874億元。在推進分級診療方面,寧德建立了切合當地實情、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2017年分級診療工作已全面覆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縣域就診率為82.4%,同比提高21.9個百分點。
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人才是關鍵。為加大基層醫療衛生人才培養力度,“十二五”以來,全市共招收本(專)科委培生743人,其中定向鄉鎮衛生院專科生368人,畢業251人;定向鄉鎮衛生院本科生132人,畢業74人;定向縣級醫院本科生243人;培養農村醫學訂單教育專業人才720人,開展在崗鄉村醫生規范化培訓21000人次,培養了一大批基層急需的衛生技術人才。
隨著基層醫療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不少患者“回流”到當地。2017年,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量人次同比增長16.3%。
建機制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穩步推進
“三甲醫院的服務,二乙醫院的收費。省、市級的醫療服務,縣級的報銷比例。”現今,周寧、壽寧的群眾這樣評價縣醫院。曾經,縣醫院破舊不堪,群眾一旦生病,第一個念頭就是去福安或福州醫院就診。
縣級醫院就醫環境的改善,得益于寧德各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穩步推進。2014年底,寧德啟動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全面實施藥品耗材零差率,開展醫改效果監測,落實全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重點任務完成情況通報制度,綜合性改革在各地縣級醫院不同程度地推開。
寧德在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過程中主要采取市屬醫院率先推進,引領各縣(市、區)緊緊跟進的辦法。2016年,市屬公立醫院開始實施院長年薪制和院長年度績效考核。去年開始,各縣(市、區)也普遍開始實施縣級公立醫院院長年薪制和院長年度績效考核。通過實施公立醫院院長年薪制,進一步調動了院長代表政府管理醫院的積極性,做到在保證醫院發展的同時,確保醫院的公益性,帶動醫院各項改革落到實處。僅今年,寧德已研究出臺市屬公立醫院的工資總額管理制、人員控制數管理制等政策文件,并已開始實施;正在研究制定總會計師管理制度。(閩東日報記者 陳薇)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寧德法院3月集中宣判黑惡勢力犯罪案件10件38人2019-03-29
- 寧德加快實現貧困人員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應保盡保2019-03-29
- 寧德市86家企事業單位接受公眾環保監督2019-03-29
- 1~2月寧德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百億元2019-03-29
- 寧德中心城區飲用水源地應急預案通過專家評審2019-03-29
- 寧德處在“大有可為、大有作為”機遇期2019-03-27
- 1至2月寧德市鋰電新能源產業產值約70億元2019-03-26
- 寧德市場監管局出臺十條意見規范直銷經營2019-03-26
- 寧德市出臺2019年產業項目招商方案2019-03-26
- 重磅!寧德出臺鼓勵和規范“共享單車”發展暫行辦法2019-03-25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電機工人一直咳嗽 肺里洗出30多瓶“泥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