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閩東大黃魚將佩戴“身份證” “一品一碼”過程可追溯
大黃魚也將有“身份證”了,屆時其“來龍去脈”輕松一查便知!近日,市政府印發《寧德市大黃魚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其中提出,將按照“源頭可溯、去向可追、風險可控、公眾參與”的基本要求,力爭在2018年底前,實現全市范圍內大黃魚“一品一碼”全過程可追溯。
寧德將推進大黃魚質量安全“一品一碼”追溯體系建設。建立完善食用農產品準入準出制度,進一步明晰各有關部門工作職責;指導督促農產品批發市場,按照規定查驗食用農產品產地證明或者購貨憑證、合格證明文件,指導監督在其市場內經營的銷售者按照要求上傳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各有關監管部門督促推動有關食品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依法上傳追溯數據,擴大使用管理系統的生產經營者覆蓋面。按照“源頭可溯、去向可追、風險可控、公眾參與”的基本要求,力爭在2018年底前,實現全市范圍內大黃魚“一品一碼”全過程可追溯。
記者從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寧德作為我國大黃魚人工養殖的發源地和最大規模的育苗、養殖基地,全市現有大黃魚養殖網箱約40萬口左右。2017年產量13.6萬噸左右,占全國80%以上,養殖年產值45億左右。其中蕉城區5.46萬噸,福鼎市3.0萬噸,霞浦縣3.26萬噸,福安市1.89萬噸。閩東的大黃魚從育苗、養殖、加工、銷售形成了一整條產業鏈,大黃魚不但成為閩東地區的水產支柱產業,同時也成為我國最大養殖規模的海水魚類和八大優勢出口養殖水產品之一,在我省乃至全國海水養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寧德大黃魚養殖主要集中在三沙灣和沙埕港內。經營方式多以家庭式分散或合股經營為主,部分加工企業建設規模化經營的養殖基地。寧德現有大黃魚育苗場180多家,擁有國家級大黃魚原種場1家,省級以上原良種場達2家,全國現代種業示范場2家,為寧德大黃魚種質資源搜集、整理和保存,新品種選育和優質原良種親本生產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寧德晚報記者 吳寧寧)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建成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2018-12-26
- 福州2.5萬個商戶肉類蔬菜來源可追、去向可查、責任可究2018-12-26
- 寧德市舉辦第二屆寧德大黃魚捕撈季活動2018-10-16
- 寧德舉辦大黃魚捕撈季 探索“人魚海”和諧共存之路2018-10-16
- 寧德大黃魚進入廈門市場 可追溯“一品一碼”2018-09-25
- 寧德蕉城大黃魚產量全國第一 出口2.10萬噸2018-06-27
- 福州:掃掃小票二維碼 水產品即可追溯源頭信息2018-06-12
- 福建將建覆蓋主要中藥材品種的全過程追溯體系2017-03-03
- 京東生鮮力推大黃魚觸網 再造互聯網+時代的漁業明星2016-08-22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電機工人一直咳嗽 肺里洗出30多瓶“泥水”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