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寧德新聞
      分享

      攻堅拔寨 閩東百姓踏上小康征程

      霞浦東山村的新面貌

      攻堅拔寨 閩東百姓踏上小康征程

      貧困戶在屏南雙溪安泰藝術城作畫,通過網絡銷售,獲得可觀收入。

      攻堅拔寨 閩東百姓踏上小康征程

      小朋友勇闖周寧蘇家山村的叢林穿越項目。

      編者按

      海峽網11月19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鄭文敏 )彈指幾十年,今昔大變遷。曾是我國18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的閩東,精準扶貧,攻堅拔寨,正一步步把貧困落后留在歲月的回憶里。

      自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寧德市把“加快發展、擺脫貧困”作為工作主線,樹立“弱鳥先飛”意識,堅持“滴水穿石”精神、“四下基層”制度和“行動至上”作風,聚焦精準發力,攻克堅中之堅,實施茅草房改造、連家船民上岸等扶貧工程,貧困面貌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寧德市委、市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建立健全精準扶貧領導責任、一線幫扶、政策保障、財力投入、督查考評、執紀監督等工作機制,推動產業扶貧、金融扶貧、文化扶貧、教育扶貧、“造福搬遷”等。把職責扛在肩上,把任務抓在手上,黨委政府勇擔當,各級干部志如鐵,為的是脫貧路上不丟下一個貧困家庭、一個貧困群眾。

      30年來,全市累計實現脫貧77.43萬人,2017年底,全市貧困發生率降到0.028%,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722元,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進展。

      貧困畬村拔“窮根”

      平坦寬闊的村道干凈整潔,村民樓房外墻裝修一致,穿村溪流清澈見底,三三兩兩的村民正在樹下愜意地乘涼……走進東山村,好一派業興人旺,歡樂祥和的景象,猶如一幅唯美的畬族風情畫卷。

      地處霞浦縣三沙鎮西部的東山村,共有413戶1560人,其中畬族人口1150人,屬于老區、少數民族村,與整村搬遷集中安置的少數民族村寨一樣,都是縣級扶貧開發重點村。

      20多年前,東山村的胡家山和毗鄰的二坑、三坪等幾個村150多戶群眾,分散居住在自然條件惡劣的偏僻深山茅草房內,生活極其貧困。

      1997年和1998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同志,兩次專程深入東山村調研茅草房改造,對茅草房改造作出重要指示。

      在此后的20多年里,在省、市、縣統一部署和大力支持下,東山村集中力量,因地制宜,全面實施茅草房改造、造福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我們根據不同對象,采取不同方式進行茅草房改造,并將遠離主村、邊遠偏僻的150多戶少數民族村群眾,集中搬遷至東山主村,建設二坑、三坪兩個‘造福工程’新村小區”。東山村黨總支書記鐘祖欽介紹說。至2010年,東山村先后改造茅草屋、實施易地搬遷155戶600多人。

      易地搬遷后,村兩委結合新農村和美麗鄉村建設,累計投入660多萬元,全面實施水、電、路、休閑廣場、老人活動中心等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建設。不過,安居還要樂業。東山村按照“搬得了、穩得住、發展好”的目標,采取引導海上養殖,近海捕撈;發展山區傳統農業項目;引導轉移務工三大措施,增加群眾收入。其中,依托國家農業合作社示范社的淳盛農民專業合作社,對從山區村搬入的村民,實行“一對一”結對幫扶,傳授海上捕撈、紫菜養殖和加工技術。

      目前,全村共有85戶村民從事紫菜養殖,面積達2000多畝,年產值3100多萬元。全村共合資創辦紫菜加工廠14家,年產紫菜干品1000多噸,產值8000多萬元。

      與此同時,村里還引導農民種植水果,目前,已種植300多畝四季柚、630多畝高優品種茶園,120多戶茶農收入明顯增加。此外,還借助毗鄰臺灣水產品集散中心這一地理優勢,積極與園區溝通聯系,推薦搬遷群眾200多人入園就業,增加收入。

      2013年后,在霞浦縣委辦的幫扶下,黨支部對全村12戶貧困戶,通過成立養牛合作社、吸納貧困戶入社入股分紅,幫助貧困戶增收脫貧,12戶貧困戶于去年全部脫貧。

      不僅如此,東山村黨支部還探索推行“支部聯姻、村村聯建”的黨建機制,將東山、三坪、二坑3個聯建村黨組織合并,成立東山村黨總支,推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致富。2017年,東山村村民人均純收入從1997年的385元增加到1.84萬元,村財從零收入,躍升到22萬元。先后獲得“全國特色村寨”、寧德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成為遠近聞名的“明星村”?!            。ㄏ摹”螅?/p>

      “五難村”的美麗“蝶變”

      “阿球,最近家里都還好吧?”近日,屏南縣嶺下鄉開源村,正在自家養殖場忙活的張久球聽到問話,循著聲音的方向望去,便看見掛鉤幫扶自己的村黨支部書記陸則勇又來家里走訪了。

      “好著呢!今年又養了1200多只雞鴨鵝,賣了不少錢。3年來,光養殖收入就有12萬多元,脫貧啦!”阿球望著滿地啄食的家禽笑著說。

      笑容的背后是滄桑的過往。“過去8年動了4次手術,一家人靠小餅店維生,是政府的幫扶讓我重新站了起來。”64歲的張久球掰起手指,算起了“幫扶賬”,“養殖沒資金,他們幫扶我2萬元;養殖沒技術,他們幫助從外地調苗,送我去培訓;妻子動手術,他們幫我聯系醫院,還節省1萬多元醫療費……”

      張久球一家的變化,正是開源村美麗“蝶變”的生動縮影。

      山外人也許并不知道,開源村是遠近聞名的“行路難、喝水難、灌溉難、增收難、社會進步難”的“五難村”。全村365戶1368人口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18戶64人,被列為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后來,由省檢察院和寧德市公安交警支隊、國安局、武警總隊、中信銀行五家單位掛鉤幫扶開源村,向“五難”發起“總攻”。

      村里要脫貧,得有帶頭人。省檢察院的洪山是第四批下派駐村干部,到開源村任駐村第一書記伊始,經過深入調研走訪,他結合實際,創新提出“5+6”扶貧工作模式:“5”即由福建省人民檢察院、市縣機關、村黨支部、村企業、村合作社5個單位帶動;“+”即執行一戶一策;“6”即解決生產資金、土地經營權流轉、就業、社會保障、教育、致富信心六項難題,最終實現貧困村“摘帽”退出,18戶貧困戶全部穩定脫貧。

      要想富,先修路。這幾年,開源村先后拓寬了開源大道,硬化了村內5條巷道。如今,6.5米寬筆直挺進的開源大道,堅如磐石的防洪堤,修繕一新的村委樓,生動靚麗的3D墻繪,整潔實用的文化廣場,溫暖人心的便民服務點和農家書屋、老年人活動中心、停車場等公共設施,無不展現著開源村的美麗“蝶變”。

      扶貧工作,不能一味地“輸血”,還要幫助當地村民“造血”。在有關部門幫助下,村里引進御皇、瑞恒等5家企業,成立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發展油茶、樹莓、葡萄、黑嘴白鴨、烏雞、孔雀等特色種養殖。村集體通過投資電站、企業分紅等方式增加村財收入。去年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五年前不足3000元增至13000多元,村財由負債6萬元到年收入11.5萬元。

      “目前,村里已與省農林大學合作,依托嶺下千畝高優農業示范園,建立葡萄、樹梅、藍梅、不老果、獼猴桃自助采摘園,建成孔雀山莊和黑嘴白鴨、烏雞基地,發展民宿和鄉村旅游,全力打造3A級景區。”開源村黨支部書記陸則勇說。

      昔日的貧困小山村,如今已蝶變成為全省最美休閑鄉村、省級美麗鄉村。

      (張尚瑤 張聲平 黃起英)

      “窮山溝”變身“網紅”景點

      夜幕降臨,忙活了一天的周寧縣七步鎮蘇家山村村民蘇克強晚飯后便步出家門,到離家不遠的村小賣部,與村民們邊看電視邊聊天,日子過得很愜意。

      “以前的日子那真叫苦,家里沒錢,房子又破,兩個孩子還要讀書,在大伙兒面前抬不起頭來。”蘇克強笑著說,現在靠打零工和在村里的景點賣手抓餅,三層半的新房都建起來了。

      蘇克強日子的變化,得益于蘇家山村農旅融合發展所產生的效益。

      蘇家山村是個革命老區基點村,過去由于山高路遠,交通不便,蘇家山的村民祖祖輩輩靠天吃飯、土里刨食,是個典型的“窮山溝”。

      2007年,周寧縣實施“回歸工程”,召喚在外經濟能人返鄉創業,帶動家鄉發展。在濃濃鄉情的感召下,同年,外出經商有成的鄉賢蘇文達從長三角回到蘇家山,之后當選為村主任、村支書。“那個時候,村里常住人口由原來的300多人剩下不到100人,而且很多村民為了生活便利、子女就學等,把戶口都遷移出去。”村支書蘇文達感慨地說。為此,前些年,他帶領村兩委班子著力解決困擾村民多年的水、電、路等問題。

      同時,蘇文達成立蘇氏養殖有限公司,注冊益民種養專業合作社,組織村里的25名困難黨員、群眾成立“黨群聯動致富組”,吸納100多位村民入股合作社享受分紅,并給60多位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依托綠色生態,發展立體農業,帶動群眾增收。村民也由此變身股東,當起工人,蘇家山人的腰包逐漸鼓了起來。

      然而,蘇家山發展致富的腳步并未停止。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指引下,2016年,借著周寧縣全域旅游的東風,蘇文達在有機茶基地上空建起了玻璃棧道,隨后又陸續建設高空滑索、叢林穿越等戶外體驗項目,并帶動村民返鄉發展卡丁車、水上樂園等娛樂項目,一舉讓蘇家山鄉村旅游成為“朋友圈”中的“網紅”景點。

      如今,站在離村子不遠的玻璃棧道上放眼遠眺,遠處,谷深林密,峰巒綿延;近處,茶園蔥郁,雨后的清新霧嵐在別致小樓和木屋間繚繞。生態美景和互動娛樂正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客紛涌而來,嬉鬧玩樂,陶然其間。

      “火”了的蘇家山,在不到兩年時間里,就已經接待游客90多萬人次,讓村民們享受到了農旅融合帶來的紅利。

      今年60歲的蘇克強便是其中之一。“原來到處打工賺的微薄工資,扣除生活費后所剩無幾?,F在周一至周五在合作社打零工,每天工資150元,節假日擺攤賣手抓餅,年收入在50000元左右。”蘇克強說。

      依托農旅融合,蘇家山變了。寬達8米的“四好農村公路”通到了群眾的家門口,村里的常住人口也回升到200多人,蘇克強等全村13戶貧困戶在2017年底全部實現脫貧,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000元。“我們已經實現了讓村民人均收入翻一番,下一個目標就是要讓村民收入再翻一番。”蘇文達信心十足地說。

      (鄭文敏)

      造福搬遷

      2016年至今,寧德市共完成造福工程搬遷4.79萬人,占省里下達任務109%,其中完成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挪窮窩”1.22萬人,占省里下達任務101%。

      產業引領

      發揮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作用,僅201 7年就引導31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1590戶4140人,實現戶均增收4825元;引導1 1 7家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512戶2306人,實現戶均增收5634元;引導21 7家家庭農場(生產大戶)帶動貧困戶434戶1 188人,實現戶均增收2109元。

      全市有14個村被列為旅游扶貧開發示范村;1 1 7個村被列入全國旅游扶貧開發重點村。201 7年,全市鄉村旅游經營單位直接就業人數達到3萬人,拉動間接就業人數30萬人;接待游客1344萬人次,同比增長25.3%,鄉村旅游收入81億元,同比增長29.7%。

      助學助醫

      201 7年以來,寧德市共發放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助學金和政府補助共44922人次6538.9萬元(含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受助建檔立卡學生),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2.8億元,受助大學生3.588萬人次。

      2018年1—10月,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享受醫療疊加保險10358人,實際發生 醫療總費用6716.67萬元,合計報銷5491.09萬元。其中,自5月實施健康扶貧補充保險政策以來,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享受政策3221人,實際發生醫療總費用3397.79萬元,合計報銷3107.20萬元,報銷比例91.45%,報銷水平較之前提高了1 9.61個百分點。

      金融扶貧

      201 7年爭取中央和省級扶貧資金投入6.64億元,市縣兩級投入扶貧領域資金3.24億元,其中市本級安排用于扶持生產、造福搬遷、整村推進、教育扶貧等到村到戶精準幫扶資金6043萬元。

      截至目前,全市扶貧小額信貸累計貸款額達6.3億元,扶持1.13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覆蓋率達52%,貸款總量全省第一。

      文化扶貧

      每年捐贈幫扶基層款物1000多萬元、深入基層開展文藝展演2000多場,惠及群眾140多萬人。

      扎實推進鄉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完成627個鄉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整合建設,累計投資4000多萬元。

      掛鉤幫扶

      全市34名廳級領導率先垂范,每人掛鉤1個貧困村和2戶貧困戶,帶動全市1.28萬名干部掛鉤2.27萬戶貧困戶。選派1 640名干部駐村蹲點,實現貧困戶、貧困村掛鉤幫扶全覆蓋。

      宜居生活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實施691個村莊的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美麗鄉村示范村67個;完成1636個村5.48萬戶改廁,同步完成1580個村污水治理,惠及1 1 1萬農村人口。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码| 色偷偷噜噜噜亚洲男人|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亚洲an日韩专区在线| 亚洲黄网站wwwwww|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久久综合图区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 成人亚洲国产va天堂|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亚洲国产精品yw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亚洲成av人片在线天堂无|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日韩专区在线观看|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 亚洲国产91在线| 亚洲最大av资源站无码av网址|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亚洲a无码综合a国产av中文| 亚洲国产电影av在线网址|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亚洲国产综合AV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