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以投資“民族資產解凍”行騙 福安警方抓獲8名犯罪嫌疑人
海峽網5月28日訊 (寧德晚報記者 陳健 通訊員 李文福) 近日,福安市公安局對一起涉及民族資產解凍詐騙案件進行統一收網,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張某、黃某某、劉某某等8人。
據介紹,今年2月18日,公安部向福安市公安局移交一批涉及民族資產解凍案線索,線索涉及“中華民族愛心基金會”“福民慈善基金會”“永國團愛心基金會”“中華全國總工基金會”等4個團伙,福安市轄區有多人參與,其中組織人員8人。這些團伙均打著脫貧攻堅項目分紅的旗號,以交費申請海外民族資產解凍為誘餌實施詐騙。
接到線索后,福安警方高度重視,立即抽調精干警力開展專案偵查。經過1個月的偵查、摸排,成功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動向。5月18日至19日,抓捕時機成熟,經縝密布控,福安市公安局民警分別在城區城北街道、陽頭街道、城南街道等地將涉案的8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無一漏網。
目前,張某、黃某某、劉某某等8人已刑拘,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相關鏈接:
什么是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
“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是一種集返利、傳銷、詐騙為一體的新型、混合型犯罪。
不法分子謊稱中華民族歷史上各朝代滅亡后以及國民黨潰敗臺灣時,在大陸和海外保存了巨大財富,國家現委托一些民間組織或企業對這些“民族資產”進行解凍,通過誘騙受害人啟動資金、會員報名費或者入股等形式實施詐騙。
同時,他們緊跟社會關注熱點,圍繞“民族資產解凍”這一噱頭,虛構所謂的“養老、扶貧”等投資項目,許諾“民族資產”解凍后,將給予投資者巨額回報,不斷騙取錢財。
作案團伙通常運用QQ、微信等網絡工具建立各種群,誘騙受害人通過支付寶、微信紅包、網銀打款、轉賬,實施遠程非接觸性詐騙;通過引入傳銷手段宣傳洗腦,大肆偽造國家機關公文,曲解國家相關政策,讓受害人步入圈套,并對所謂的項目和慈善事業深信不疑。
此類詐騙犯罪有什么特點?
不法分子偽造國家部委印章、證件、公文,冒充中央領導,編造“民族大業”“菜籃子工程”“國防預備役部隊”“精準扶貧”“養老幫扶”“慈善富民”等虛假項目,物色代理人通過微信群等現代通信、金融工具發展人員,聲稱繳納數十元、上百元會費、報名費等費用就能獲利數十萬、數百萬元,甚至謊稱可以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預備役部隊”,授予“司令”“軍長”“師長”等職務,還可終身領取工資等,從而實施詐騙。
警方提示:我國沒有任何民族資產解凍類項目和組織,不要受騙上當;按照法律規定,轉發、鼓動、宣傳民族資產解凍類相關信息,或者組建相關微信群、招募會員、收取費用、進京聚集的,均涉嫌違法犯罪,公安機關將依法嚴厲查處。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小鮮肉”冒充“成功男” 專盯中年女性誘騙“投資”2019-05-28
- 網上扮“美女”談戀愛 “戲精男”騙走前同事5萬2019-05-24
- 莆田:詐騙慣犯“重出江湖” 專挑老年人下手2019-05-23
- 收網!福安公安成功抓獲涉及民族資產解凍詐騙案8人2019-05-23
- 福州一女子落入網絡購票“連環套” 被騙近萬元2019-05-23
- 莆田:欺朋友膽小作局設陷 假意幫忙行詐騙之事2019-05-20
- 莆田:以介紹出國高薪務工為名行騙 犯罪嫌疑人被公訴2019-05-15
- 女子遭遇升級版“騙子來電” 存款不夠網貸湊2019-05-15
- 買房不還價尾款 廈門警方破獲新型購房合同詐騙系列案2019-05-14
- 廈門警方發布“房產買賣”新型合同詐騙案件2019-05-14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寧德夜查織紋螺等夏季高風險食品行動 媒體全2019-05-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