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寧德市中醫院“三伏貼”開始接受預約
暑氣日盛,“三伏”將至。記者從寧德市中醫院獲悉,今年的“三伏貼”已經開始接受預約,其中,初伏貼的時間為7月12日至7月14日。
7月12日入伏8月20日出伏
今年“三伏”長達40天
雨季一結束,副熱帶高壓就給我市來了個下馬威,市民們將在高溫高濕的“桑拿天”中度過7月份的第一周,緊接著,下周就將迎來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
記者了解到,今年7月12日入伏,8月20日出伏,“三伏天”長達40天。其中,7月12日至7月21日為“初伏”,7月22日至8月10日為“中伏”,8月11日至8月20日為“末伏”。
不過,“三伏天”的長短與當年的炎熱程度、高溫日數多寡,沒有直接的對應關系。進入三伏后的氣溫走勢,還是要根據天氣系統演變情況,如晴雨、云量、日照、風向風速等氣象要素來綜合分析而定。
下周五“三伏貼”開始
市民可提前撥打電話預約
按照中醫“冬病夏治”理論,“三伏天”養生的重頭戲“三伏貼”也即將登場。據介紹,三伏貼,又名“天灸”,自古流傳至今,屬于傳統中醫療法,歷史悠久。
市中醫院針灸康復科醫生告訴記者,冬病夏治穴位貼敷是在夏季三伏天,通過將藥物敷貼到人一定穴位,治療和預防疾病的一種外治方法,故又稱“三伏灸”、“三伏貼”。此療法源于中醫學“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的思想,具有副作用少、費用低廉、操作簡便、安全有效、老少咸宜等優點,目前已被越來越多的市民所接受。
今年市中醫院的初伏貼為7月12日至7月14日;中伏貼為7月22日至7月24日;中伏加強貼為8月1日至8月3日;末伏貼為8月11日至8月13日。貼敷地點為市中醫院內科六樓針灸康復科,貼敷時間為上午8時至11時30分,下午2時30分至5時30分。市民可撥打電話2093013預約登記。兒科的貼敷地點為外科樓一層,貼敷時間為上午8時至下午4時30分,咨詢預約電話為2836729、2845383、2827213。
對成人、小兒多種疾病有良好療效
貼敷期間慎食辛辣、海鮮等發物
那么,哪些病癥適合“冬病夏治”呢?據介紹,“三伏貼”的適應癥包括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咽喉炎、過敏性鼻炎等;消化功能失調導致的慢性胃炎、腸炎,消化不良等;頸腰椎疾病,風濕性關節炎等也有一定的效果;婦科疾病,如痛經、產后失調致月經不正常;陽虛怕冷及免疫力低下等亞健康人群。
此外,“三伏貼”對小兒哮喘、反復呼吸系統感染、慢性咳嗽、反復肺炎、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竇炎、腺樣體肥大、慢性咽炎、扁桃體炎等;小兒外感體虛、免疫力低下、慢性腹瀉、遺尿、消化不良、厭食、生長發育遲緩等,也有很好的療效。
但是,有皮膚創傷、皮膚潰瘍、皮膚感染者;對敷貼藥物或敷料成分過敏者;瘢痕體質者;咳黃濃痰、咯血患者禁用“三伏貼”。而孕婦;艾滋病、結核病或其他傳染病患者;糖尿病、血液病、惡性高血壓、嚴重心腦血管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支氣管擴張、惡性腫瘤患者;病情急性發作期或加重期等情況也慎用“三伏貼”。
需要注意的是,貼敷“三伏貼”后,若出現溫度過高或較重皮膚紅斑現象,應立即揭下。出現全身過敏癥狀及時到醫院就醫。若有皮膚輕度紅腫、潮紅、燒灼感、色素沉著、微癢、輕水泡,一般屬于正常反應,停藥數天即自行消失,可酌情就醫。貼敷期間,慎食辛辣、海鮮、羊肉、蘑菇等發物,忌生冷、油膩之品,多飲水;貼敷當日不宜游泳;若出現水泡,待水泡消退后再洗澡。(寧德晚報記者 林珺 通訊員 林麗霞 韋艷萍)
責任編輯:黃仙妹
- 三伏天將至明日別忘敷伏前貼 專家為你支招2019-07-01
- 市民應做體質辨識 虛火旺煩躁失眠都不宜貼三伏貼2018-07-18
- 三伏貼治病是“心理安慰”還是真有效2016-08-01
- 這幾類人不適合"冬病夏治" 別再亂貼三伏貼了2016-07-25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好白茶是“斗”出來的,福鼎點頭舉辦第二屆民2019-07-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