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蕉城八都:人居環境美 生態產業優
夏日傍晚,暑氣漸消,涼風習習,蕉城區八都鎮半山村的暮色已經降臨,許多村民聚集在村頭巷口開始散步休閑。干凈整潔的村道,錯落有致的房舍,漫步田間地頭,山山皆錦繡,樹樹唯落暉。“家鄉真是一天一個樣,每次外出打工回來都會有一番新的變化,道路變寬敞、基礎設施增多、村子也變得更加的有活力了。”正在飯后散步的鐘品祥高興地說。有此體會的不止鐘品祥一人,同村一些在外務工、求學的年輕人紛紛表示,這個夏天回來,發現老家的居住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道路硬化了、自來水改造了、河溝清理了、垃圾轉運了、村口做了綠化、路燈架設也更完善了,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使村容村貌得到了極大提升。
村容整潔的半山村。
據了解,半山村為傳統農業村,近年來,由村兩委成員牽頭,大刀闊斧地進行了菜園改造、毛竹、雷竹種植、綜合養殖等村集體經濟結構調整。現已有茶園220畝,毛竹600畝,水果80畝,山林2180畝。同時,立足碧桂園項目輻射區的地理優勢,把握畬村實際,舉辦“端午節采茶”、“九月九畬族歌會”等民俗文化活動,打響知名度,提升美譽度,逐步形成具有畬族特色的文化旅游產業,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著力打造一個集“村莊秀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為一體的的美麗鄉村。
古建筑遺存豐富的閩坑村。
此外,八都鎮立足本地資源,發展特色種、養殖業,大力實施“科技興農”戰略,保障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升級改造傳統茶葉、水果、中藥材、水產養殖等農業產業,全面打造現代特色農業和觀光休閑農業。充分利用山地資源,做好猴盾、大坪、新樓、吳山、韓丹等村的美麗茶園文章,發展茶產業;利用霍童溪入海口水質優勢,引進新型水產養殖技術,大力發展云淡海蠣、青蟹等水產養殖,做好做足云淡海蠣、八都鱸魚、溪池香魚等美食旅游文化,將休閑旅游與特色產業相結合,大力發展漁業產業;以金垂、仁厚、溪池、南崗、韓丹等村為重點,發展晚熟龍眼、紅心蜜柚、優質夏橙、晚熟葡萄等農業自助采摘模式,促進產業增值、農民增收。
截止2019年,八都鎮共推進14個村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閩坑村、洋頭村等獲得了國家傳統古村落稱號,猴盾村榮獲全國文明村榮譽稱號。(閩東日報記者 鄭霄 通訊員 陳奇灝 文/圖)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寧德蕉城區:縱深推進藻類養殖改革2019-05-24
- 寧德蕉城城區竟然藏著5個傳銷窩點 現場抓獲51人2019-05-16
- 寧德蕉城區:今年獲中央少數民族發展資金250萬元2019-03-27
- 交警提醒:元旦31個危險易堵路段要警惕2018-12-24
- 蕉城碗窯:匣盒屋里的“窯”變2018-11-09
- 福建3個陸島碼頭和廈門港海滄航道四期項目獲部補助資金2018-10-19
- 蕉城“蓮峰三村”:迎來久違的手機信號2018-08-28
- 國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名單發布 蕉城福鼎上榜2018-07-18
- 寧德蕉城農村宅基地建房有新規 層數不超過3層2018-07-02
- 寧德蕉城大黃魚產量全國第一 出口2.10萬噸2018-06-27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寧德周寧仙風山:司乘人員有了“溫馨驛站”2019-07-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