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展示館建設花了120多萬元,能有20萬元補助,這個政策真好!”日前,古田縣吉巷鄉石床村村支部書記張世輝得知展示館項目將會有20萬元的獎勵補助時,對《古田縣扶持獎勵地方特色優秀文化傳承保護和發展八條意見(試行)》(以下簡稱“八條意見”)政策大加贊揚。他表示,這些獎勵將繼續用于展示館提升建設,讓村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八條意見”是古田縣服務鄉村文化振興而制定的一個惠民政策,即該縣每年統籌安排1000萬元,扶持獎勵民間優秀文化傳承、保護和發展。
石床村常住人口500多人,為了給村民們提供一個學習、休閑和娛樂的場所。該村眾籌建設了900多平方米的鄉村文明展示館,并被古田縣列為2018年度文化獎勵補助項目。古田縣文旅局副局長余海峰介紹,2018年度,該縣像這樣的文化建設項目有35個,補助金額達482.65萬元。
古田縣是千年古邑,人文景觀獨特,文化底蘊深厚,擁有“陳靖姑文化、金翼文化、圓瑛文化、朱子文化、紅色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為充分發掘、保護、弘揚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該縣于2016年底出臺了“文化獎勵1000萬政策”。2017年12月,調整出臺“八條意見”,通過縣財政1000萬元“以獎代補”專項資金,對“特色文化名片打造”“文化設施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培育”“非遺項目傳承”“優秀文化社團與個人”“文藝精品創作”“文化出版發行”等項目進行扶持和獎勵。
雕刻藝人陳曉鋒就是受“八條意見”政策吸引而返鄉創業的一個典型。
陳曉鋒長期在福州從事雕刻藝術創作工作,他回到古田,投入136萬元修繕了700多平方米的玉田文化創意展示館,得到了10萬元的獎勵補助。“古田縣文化底蘊深厚,但是雕刻藝術發展比較薄弱,我希望能深入挖掘古田文化內涵,創作更多具有古田特色文化元素的山水人文作品,進一步弘揚古田文化,服務鄉村文化振興。”陳曉鋒對自己的創作方向很明確。
陳曉鋒說到也做到了,他創作了《前洋古民居》等一批獨具特色的文創作品。同時,他的作品《自在觀音》還在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的“海峽工藝優秀作品獎”評選中獲得銀獎。為此,古田縣給予了3000元的獎勵。
“‘文化獎勵1000萬政策’實行3年以來,已補助文化產業各類項目80個,累計補助資金1289.45萬元,廣受社會好評。”余海峰說,下階段,古田縣將系統評估這3年來文化扶持獎勵政策實行情況,重新修改完善,出臺新一期的“文化獎勵1000萬政策”,讓更多文化項目可以享受政策紅利,進而撬動更多社會資金投入,推動古田縣文化振興。(閩東日報 梁輝仙)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建武夷山:發展特色產業 助推鄉村振興2019-08-26
- 鄉村振興如何解決產業和技術缺乏的問題?科特派澆灌“花果鐵山”2019-08-20
- 寧德市“三新”經濟發展風生水起2019-08-19
- 央視主播助力閩東鄉村振興 “放飛夢想的翅膀”公益活動在福建舉辦2019-08-15
- 農業專家“進千村入萬戶”助力鄉村產業振興2019-08-14
- 漳州龍海田頭村做好“治水”文章 好生態成了“聚寶盆”2019-08-14
- 貫徹習近平回信精神:支部引路 群眾共富2019-08-13
- 閩侯縣廷坪鄉:“鮮花經濟”助力鄉村振興2019-08-13
- 福清:創新模式卓有成效 鄉村治理風生水起2019-08-12
- 走出具有福建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三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回信重要精神2019-08-09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電商助力,閩東特產這個夏季很火!2019-08-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