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9月4日訊 (閩東日報記者 陳薇)9月天氣仍然以高溫濕熱為主,大多數的致病微生物依舊活躍,又正值開學季,返校師生短時間內聚集,給傳染病的流行和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9月3日,市疾控中心發布開學健康提示,9月份開學需要重點關注肺結核、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感染性腹瀉和水痘等呼吸道傳染病。
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易于在學校等聚集人群中流行傳播,排菌者為重要的傳染源。人體感染結核菌后不一定發病,當抵抗力降低時,就可能引起臨床發病。咳嗽、咳痰、低熱(午后為著)、盜汗(入睡后出汗)、痰中帶血是結核病患者的主要癥狀。預防該病需保證睡眠充足,合理膳食,加強體育鍛煉。不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掩口鼻。如出現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帶血絲等可疑癥狀應及時就診,被診斷為肺結核后,應到結核病定點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肺結核可防可治,規范全程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可以治愈。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傳染性強,人群普遍易感,發病率高,傳播快,發病集中。尤其是新生開學和集中軍訓期間,易因居住擁擠、環境衛生差、個人衛生習慣不良而傳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觸及經水傳播是本病主要傳播方式。最常見的是通過眼分泌物污染的手,毛巾、面盆等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因此,要養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好習慣,不用臟手揉眼睛,不共用毛巾、臉盆等。如果發現紅眼病,應及時就診治療,及時隔離,所有用具應單獨使用,毛巾、枕巾、被褥等經常換洗或曝曬后再用。
感染性腹瀉指各種病原體腸道感染而引起的腹瀉,其染病途徑大致相同,主要為“病從口入”即糞——口傳播,少數為個體接觸傳播和呼吸道飛沫傳播(諾如病毒等)。9月氣溫略有下降,但仍有利于部分致病微生物繁殖,學生開學及中秋小長假期間聚餐增加,容易引起群體性感染性腹瀉。預防腸道傳染病,要牢記:“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不吃過期隔夜食品,吃剩的食物要及時儲存在冰箱內,且儲存時間不宜過長。每年5到10月份是腸道傳染病門診開放的時間,若出現腹瀉、發燒等癥狀要及時去腸道門診就醫。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寧德市2020年將建立結核病防治服務體系2018-07-03
- 寧德市疾控中心發布健康提示:四月流感、手足口病高發2018-04-11
- 桃江縣第四中學肺結核事件處理情況:多部門領導被免職2017-11-21
- 湖南桃江縣四中群發肺結核確診20余例 校長稱之前不知情2017-11-17
- 保姆傳染肺結核給3歲孩子 家長:沒帶保姆體檢2017-07-06
- 世界衛生組織稱結核病直追艾滋 成人類主要死因2015-10-29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寧德市夏播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同比增長0.2%2019-09-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