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0月16日訊 (閩東日報記者 張文奎 通訊員 池潔瑩) 近日,記者從福鼎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獲悉,由該公司投資建設的單柱半潛式深海漁場已完成總體工程的86%,目前處于后續運輸半潛船的協調以及拖帶各種環節可行性計算工作階段,計劃11月中旬交付使用。這一大黃魚深海“豪宅”建成后,一年能出產150萬尾深海大黃魚。
長期以來,福鼎市90%以上網箱養殖均采用“泡沫浮球+木板”結構為主的傳統小型漁排網箱,養殖模式比較落后,不僅抗風浪能力差、使用壽命短。這種落后的養殖設施和養殖模式已經嚴重制約了福鼎海水魚類養殖業向規模化、產業化和現代化方向發展。隨著我市海上養殖綜合整治工作的縱深攻堅推進,對新型養殖設備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這是推動我市漁業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
記者了解到,該深海漁場外觀就象科幻片里的宇宙飛船,最高處距離地面有14層樓高,底下的大圓盤裝上養殖網箱之后,面積超過兩個足球場。項目由荷蘭迪馬仕公司負責設計,美國ABS公司負責監審,并由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建造,福鼎市海鷗水產食品有限公司負責運營、養殖,屬全國首套,2018年4月份動工建設。
福鼎市單柱半潛式深海漁場主要針對深遠海自然環境及產業裝備技術需求,按照海洋工程行業標準設計,其網箱直徑140米,總體高度40米,網箱高度12米,有效養殖水體在15萬立方米左右,配備網衣、發電機系統、壓載系統、環境監測系統等相關設施設備,本單柱式半潛深海漁場采用7點鋼制懸鏈系泊系統。
漁場以大黃魚為養殖對象,在適合養殖大黃魚的海域,利用半潛式深海漁場養殖平臺及臺山列島海域良好的水文條件,通過從海面上收購規格約500克大黃魚回來進行仿野生養殖的方式,縮短仿野生大黃魚商品魚養殖周期,可帶動和引領寧德乃至福建省大黃魚深遠海養殖產業快速發展。
“這有助于推進福鼎市海洋養殖轉型升級,積極開發智能化、機械化技術深水養殖模式,促進福鼎海洋設施養殖向外海深海發展,提升養殖風險抵御能力,實現近海設施養殖產業升級,實現深遠海海域開發利用。”福鼎市城市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道。
該漁場共有三種作業模式,一是正常操作模式,吃水深度18米,在海況良好的情況下主塔、員工走廊均處于海平面以上的日常平穩作業模式。二是風暴作業模式,吃水深度29米,在遇到不良海況的情況下,該漁場下潛至距離海面29米的位置躲避臺風、大浪等危險海況,抵御50年一遇極限海況,待風浪過后上浮至正常作業模式。三是檢修作業模式,吃水深度8米,如漁場發生設備故障,由維修人員啟動該模式,以便維修人員對漁場故障排除檢修。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鼎:街道,可以如此親民2019-09-16
- 福鼎:生態補償“呵護”綠水青山2019-09-04
- 寧德霞浦縣開展官井洋大黃魚海洋生態保護禁養區清理整治統一行動2019-08-26
- 福鼎:垃圾搬走了 笑容回來了2019-08-14
- 福鼎:科技為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2019-07-31
- 福鼎:推進街道體制改革 引領城市基層治理2019-07-29
- 打破信息“孤島” 數據共享互聯 福鼎啟動政務大數據平臺建設2019-07-25
- 福鼎桐山橋:男子酒后欲跳河輕生 交警急上前閃電解救2019-07-12
- 寧德市部分海域大黃魚出現“白點病”2019-07-11
- 福鼎女子進山采茶失聯 警民連夜冒雨搜救2019-07-09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寧德市閩東醫院門急診病房綜合樓正式啟用2019-10-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