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0月25日訊 (閩東日報記者 楊洋 通訊員 黃楓) 近日,市政府辦公室印發《寧德市深化治理“餐桌污染”工作七條措施》(下稱《措施》),圍繞小作坊食品安全可控性不高、敬(養)老機構、民辦幼兒園(“一老一小”機構)食堂監管難、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風險防控難三個短板,通過3個方面7條措施推進我市食品安全整體水平提升,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在小作坊食品安全方面,《措施》提出完善全市小作坊允許加工食品目錄、統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衛生基本規范要求、統一規范小作坊食品標簽標識包裝標準要求、整規并舉促小作坊質量提升、開展小作坊加工聯盟試點五條措施,通過制定小作坊目錄、《寧德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衛生基本條件》及食品標簽標識和包裝要求,規范全市小作坊品種。并在2020年7月1日開始,要求全市小作坊實行包裝銷售。同時,由所在地財政出資發證檢驗費,市市場監管局負責每家小作坊食品按品種每年抽檢2批次,嚴厲打擊查處達不到核準條件的小作坊和“黑作坊”,鼓勵開設小作坊生產加工集中區,打造小作坊品牌。
在規范“一老一小”機構方面,《措施》本著納入監管視野、保障食品安全的原則,堅持辦管分離,對尚未取得主體資質的“一老一小”機構的食品安全,分別按照單位食堂和學校食堂的標準要求,初步制定相關工作流程,實行建檔管理。由無證民辦幼兒園和敬(養)老機構的開辦者向縣級市場監管部門提出建檔申請,并提供相關材料。由縣級市場監管部門聯合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教育或民政部門進行現場檢查,出具現場檢查情況報告,對食品安全條件良好或經整改符合要求的,實行建檔管理,納入日常監管范疇。衛健部門做好實施建檔管理的敬(養)老機構、民辦幼兒園的食品從業人員健康體檢工作。目前,已對無證幼兒園建檔管理4家。
在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風險方面,各縣(市、區)安排專項資金,引入食品安全責任險,以縣(市、區)為單位與保險公司簽訂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責任險合同,參投食品安全險,化解食品安全風險,保障參保人權益。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建省級財政保持較大規模食品安全監管投入2019-10-25
- 寧德市第五屆運動會開幕2019-10-24
- 寧德開啟高質量發展“加速跑”2019-10-24
- 寧德市規上工業企業R&D經費增幅連續三年全省第一2019-10-23
- 寧德市建成中心城區餐飲油煙在線監控平臺2019-10-23
- 寧德市第五批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公布2019-10-23
- 寧德市召開2019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聯席會議2019-10-23
- 寧德市五運會籃球寧德(群眾組)比賽 蕉城區代表隊奪冠2019-10-23
- 寧德市擬評2019年國家森林城市2019-10-23
- 寧德海關銷毀走私凍品594噸2019-10-22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福鼎沙埕灣跨海大橋樁基施工完成2019-10-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