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背山面海,屬海洋性氣候,臺風、洪水、干旱、寒潮等自然災害頻發,農業經營主體尤其是小農戶依靠自身力量,難以有效應對自然災害。因此,政策性農業保險作為防范和分散農業風險的重要工具,對于支農惠農,助推農村產業興旺,助力鄉村振興至關重要。近年來,福鼎市發揮政策性農業保險作用,充分調動農民開展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積極性,取得了顯著成效。
有力抗衡“飛來橫禍”
日前,在福鼎市太姥山鎮太陽頭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繆振暖養殖的黑魚因魚塘被農藥污染,造成2.5畝的黑魚受損。村委會干部得知情況后,聯系人保財險福鼎支公司農險部工作人員現場定損,核準賠償金1.8萬元。
去年8月,福鼎市扶貧辦和各鄉鎮積極開展“產業扶貧保險”業務培訓和政策宣傳工作,在寧德市率先推廣“產業扶貧保險”。截至目前,福鼎市共有232個村2110位從事種養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投保“產業扶貧保險”,實現了產業扶貧保險全覆蓋,大大降低了農戶因災致貧的風險。
“這筆賠款讓我渡過難關,又有本錢買鴨苗養殖了!”去年11月6日,福鼎市開出首份產業扶貧保險單,來自福鼎市磻溪鎮蔣陽村的貧困戶馬振順收到了5460元賠款。在福鼎市開展“產業扶貧保險”后,馬振順為飼養的500只鴨子辦理了產業扶貧保險,個人繳費75元,其他由省、寧德市、福鼎市財政承擔。在養殖過程中,馬振順的182只鴨子被野獸咬死。福鼎扶貧辦工作人員會同磻溪鎮村干部等及時入戶,協助指導貧困戶出險報案,提供索賠資料和跟蹤理賠服務進度。理賠款的及時送達緩解了貧困戶的一大難題,同時也加快了其投入再生產步伐。截至目前,共有10戶在種植、養殖過程中受災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獲得理賠4萬多元。
福鼎市扶貧辦主任滕建軍表示,在農業生產中,由于農民自身承擔風險的能力有限,一旦發生大面積自然災害損失,相當一部分農民將難以承受,短期內無法恢復生產甚至因災致貧。“產業扶貧保險”助力貧困家庭種植、養殖有力抗衡“飛來橫禍”,成為助推脫貧攻堅的有力抓手,讓貧困農戶也能“放心種”“放心養”。
護航特色農業
“冷空氣對蠶豆生長造成很大損害,還好投了蠶豆保險。有了保險公司理賠的這筆資金,生產就不愁了。”日前,福鼎市店下鎮海田村蠶豆種植大戶鄭有節說。
鄭有節今年種植蠶豆120畝,入春以來持續的低溫凍害造成蠶豆減產。保險公司人員第一時間到蠶豆地里進行查勘、拍照、取證、定損,經過一一核對,確定了賠償金額,讓他足不出戶就領到農險理賠款。
“今春凍害,共造成福鼎2282畝蠶豆受損。為滿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廣大農戶農業保險承保理賠需求,我們和農業部門深入受災蠶豆基地,為每一位蠶豆投保種植戶提供快速精準的理賠服務,做到鄉不漏村、村不漏組、組不漏地塊。根據受災程度不同,此次受災蠶豆每畝理賠金額在150元到568元不等,核準賠償金65萬元,上報省公司,錢款已陸續打到農戶銀行卡上。”人保財險福鼎支公司農險部經理涂紅旭說。
涂紅旭介紹,農業保險涵蓋了水稻、玉米等種植業和豬、魚等養殖業的主要風險保障,省里還根據各地特色優勢產業開發“一縣一品”新險種。保險賠款已經成為鄉村災后恢復生產和災后重建的重要資金來源。這幾年,涉及福鼎白茶、店下蠶豆、赤溪康魚等地域特色農產品投保的需求很多。人保財險福鼎支公司與農業部門配合,調研后形成報告,作為“一縣一品”向人保財險省公司申請農業政策性保險項目。比如,店下鎮蠶豆作為露地蔬菜,去年農戶投保3000多畝,省級財政承擔20%、寧德市級財政承擔8%、縣級財政承擔12%、農戶繳納60%,農戶每畝蠶豆保費36元,受災后每畝理賠款在350元左右。
從試水到普及
過去,每年開春,福鼎市農業農村局都要積極配合保險公司做好水稻種植保險業務的宣傳發動,并分赴各鄉鎮與當地政府聯系協商開展保險工作的具體事項,各鄉鎮(街道)組織農業技術推廣站工作人員和各村干部向農民宣傳,進村入戶發放《致水稻種植戶的一封信》。而如今,種糧農民踴躍到村委會辦理水稻種植保險業務成為一種常態。
涂紅旭介紹,水稻種植面積在30畝以下的農戶可以由所在村統一組織投保;水稻種植面積在30畝以上的國有農場、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及農戶實行單獨投保。水稻保險這項惠民政策大大提高了種植戶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降低了水稻種植戶靠天吃飯的風險,為農民種植水稻保駕護航。今年水稻種植保險每畝保險金額由原來的400元提到500元,保費由原來的12元提到15元。中央和省級財政補貼保費70%,寧德市及福鼎兩級財政補貼保費10%,農戶承擔20%,即每畝3元。
福鼎市是中國白茶發源地、產茶大市。福鼎白茶連續10年躋身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去年以44.96億元的評估價值名列全國第四。茶產業是福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柱產業,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產業。2019年,福鼎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80元,其中一半以上來自茶業。
這幾年來,福鼎市在打造茶產業綠色發展新模式的過程中,打造推行生態茶園管理的示范村,要求不使用化學農藥。為減少示范村茶農的后顧之憂,去年福鼎市茶業部門與人保財險福鼎支公司對接,為6000多畝示范茶園上了“茶樹及茶葉病蟲害保險”,以降低病蟲害給茶農帶來的損失。今年,在原有基礎上推廣7萬畝參保,翻了一倍。(本報記者 莊嚴 通訊員 蔡雪玲)
責任編輯:趙睿
- 福鼎市博物館非遺展廳開館2020-06-11
- 福鼎推行“證照分離”改革惠及1500余家企業2020-06-02
- 福鼎沙埕灣,我們回來上班了!2020-02-26
- 復工復產了,福鼎這些造船企業這樣做2020-02-25
- 福鼎慢道串起山林城溪 讓市民走出幸福步伐2020-01-15
- 農業保險亟須拉長短板(財經觀)2019-11-04
- 福鼎建全國首套大黃魚深海“豪宅” 年產150萬尾大黃魚2019-10-16
- 福鼎:街道,可以如此親民2019-09-16
- 福鼎:生態補償“呵護”綠水青山2019-09-04
- 福鼎:垃圾搬走了 笑容回來了2019-08-14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寧德客運樞紐站地下停車場投入試運營2020-06-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