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鵬飛
扶貧不只是要幫助貧困群眾擺脫物質上的貧困,更要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
穿行在閩東大地,峰嶺聳峙,丘陵連綿,海岸蜿蜒。福建省寧德市歷史上因為自然環境所限,經濟社會發展一度滯后。而如今,寧德已經成為享譽海內外的脫貧榜樣。是什么造就了這樣的驚世之變?
上世紀80年代,寧德地區所轄9個縣中有6個是國家級貧困縣,120個鄉鎮中有52個是省級貧困鄉鎮,一度被列入全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提起那時的寧德,人們普遍用“老、少、邊、島、貧”形容。面對閩東貧困落后的實際,習近平同志在寧德擔任地委書記期間,堅持用腳步丈量大地,通過深入調研提出扶貧先扶志的重要思想,強調要樹立“弱鳥先飛”的意識、發揚“滴水穿石”的精神,開啟了閩東扶貧開發的壯闊實踐。經過30多年的接力攻堅,寧德貧困發生率已經降至0.028%,不僅摘掉了貧困的帽子,更走上了產業富民、產業強市的發展新路。
寧德發展之變,變在精氣神。大到一地發展,小到一戶脫貧,貧困落后不可怕,怕的是安于現狀;艱難險阻不可怕,怕的是畏難退縮。習近平同志提出的“弱鳥先飛”意識、“滴水穿石”精神、“行動至上”作風、“四下基層”制度,為寧德擺脫貧困指明了發展方向,激發了干部群眾鍥而不舍、苦干實干的奮斗精神。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決心高了、志氣鼓了、思路活了、態度變了,使當地貧困戶的溫飽問題得到了基本解決,更深度改變了閩東大地面貌,造就了今天的閩東氣質。
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扶貧開發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數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致富,靠的是黨和國家的政策措施,靠的是全黨全社會的強大合力,靠的也是貧困群眾堅定的脫貧意志、滴水穿石的奮斗韌勁。無數地區的脫貧經驗證明:扶貧不只是要幫助貧困群眾擺脫物質上的貧困,更要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人窮志短、不思進取,觀念落后、被動依賴,思路閉塞、隨波逐流……只有徹底轉變這些觀念,激發出貧困地區干部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扶貧“輸血”才可能起作用,產業“造血”才可能有未來。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堅定信心、解放思想、實干興業,美好夢想才能照入現實。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了寧德基層干部王紹據的讀者來信《窮山村希望——實行特殊政策治窮致富》,真實反映了寧德赤溪村的貧困情況。當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幫助貧困地區盡快改變面貌的通知》,拉開了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序幕。默默無聞的赤溪村,由此被稱為“中國扶貧第一村”。走進今天的赤溪村,鱗次櫛比的房屋、干凈整潔的村容,呈現出盎然生機。實現美麗蝶變的赤溪村,是寧德的縮影,也是中國的縮影。弱鳥先飛、滴水穿石,凝結著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渴望,體現出艱苦奮斗、苦干實干的決心。這樣的精氣神,無論什么時候,都是我們發展的根本動力。
(作者為人民日報新聞協調部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16日 第 05 版)
責任編輯:趙睿
- 霍童線獅:中華一絕 “線”牽世代2020-09-10
- 寧德:舞動產業鏈 壯大“金娃娃”2020-09-09
- 寧德蕉城區虎浿鎮:特色產業興 老區鄉村旺2020-09-08
- 省領導到寧德市調研 監督保障脫貧攻堅決戰決勝2020-09-08
- 寧德有個“海豚灣”!這里又雙叕叕現白海豚啦!2020-09-07
- 寧德:快遞包裝正在“瘦身變綠” 還需多方共同發力2020-09-07
- 寧德出臺新措 加大返鄉入鄉創業政策支持力度2020-09-01
- 寧德蕉城區:惠民夜市點亮新生活2020-08-26
- 寧德:九都派出所持續開展入戶防電詐宣傳活動2020-08-25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重要回信精神 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2020-08-21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寧德有個“海豚灣”!這里又雙叕叕現白海豚啦2020-09-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